[发明专利]一种堆叠装配式叠合板存放、运输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3459.0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0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B65D85/62;B65D85/46;B65G57/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叠 装配式 叠合 存放 运输 一体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与之构件堆放和运输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堆叠装配式叠合板存放、运输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堆放和运输技术领域,包括可多层堆叠的支撑组件、横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和缓冲弹性方条,所述支撑组件叠合板四角方向布置,可以多层堆叠且下层支撑组件与上层支撑组件销接连接,同一层水平面内,支撑组件之间通过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相连,缓冲弹性方条通长放置于横向支撑杆上,叠合板搁置在缓冲弹性方条上,避免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相互堆叠挤压,容易变形、开裂的问题,保证叠合板可以长期的堆放,保证其有效的使用寿命,同时装配便捷,可实现叠合板整体吊装和运输,避免多次转运,且占地面积小,安全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与之构件堆放和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堆叠装配式叠合板存放、运输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预制部分在施工时起到模板作用,浇筑完毕后和现浇部分形成整体。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随着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大力发展,预制叠合板作为一种水平构件已广泛运用到现代建筑工程中。
2.目前,现有叠合板的堆放、运输方法主要有两种:木条隔离叠放法和木块隔离叠放法。两种方法均是将木条或木方直接搁置于叠合板的的上表面,并在上面码放上层叠合板,并以此类推。由于木方直接作用于板面,所有荷载均由叠合板自身承担,容易造成混凝土构件的开裂,变形等损伤,不利于长时间堆放。
3.规范规定叠合板的存放及运输不得超过六层,如此叠合板堆放占地面积大,工厂堆场面积利用率低。叠合板工厂堆放,装车运输、现场卸载时,需要多次吊装转运,运输效率低。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堆叠装配式叠合板存放、运输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叠装配式叠合板存放、运输一体化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堆叠装配式叠合板存放、运输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设置横向支撑杆与纵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的顶部设置缓冲弹性方条,所述缓冲弹性方条的顶部设置叠合板,上下两组相邻支撑组件的连接处活动插接销棒,最上方一组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连接吊环,所述吊环的外壁活动连接吊具。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设置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设置安装限位孔,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外壁设置销孔一,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插孔,所述支撑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销孔二,且销孔二连通安装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支撑杆包括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壁设置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支撑杆包括纵向杆架,所述纵向杆架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安装插柱。
进一步的,相邻两组所述支撑组件相互配合连接,下组所述支撑组件顶部的支撑柱活动插接在上组所述支撑组件底部的安装限位孔的内壁,且销棒活动插接在销孔一与销孔二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支撑杆与纵向支撑杆的长度均大于叠合板的尺寸长度,且缓冲弹性方条的长度大于横向支撑杆与纵向支撑杆的尺寸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弹性方条为弹性缓冲钢板或木方条,弹性缓冲钢板的表面粘接弹性塑胶垫片。
进一步的,一种堆叠装配式叠合板存放、运输一体化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放置之前首先要确保堆放场地的平整度,然后根据叠合板的大小,将支撑组件按照叠合板的四个角点位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工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34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