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电气设备金属汽化物的报警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2541.1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0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庞继勇;王建勇;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5/36 | 分类号: | G08B5/36;G08B21/18;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祖之强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电气设备 金属 汽化 报警装置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识别电气设备金属汽化物的报警装置及方法,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上嵌有至少两条平行的导电元件,相邻的两个导电元件中一个导电元件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个导电元件与电源负极连接;电源与两个导电元件形成的回路中至少串接有一个指示灯,根据指示灯的亮灭判断绝缘件上的金属汽化物覆盖程度;本公开通过在绝缘件的表面间隔的设置导电元件,当发生金属汽化物的覆盖时,指示灯常亮,从而能够及时的发现绝缘件上的金属汽化物覆盖程度,极大的提高了检修人员的检修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识别电气设备金属汽化物的报警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电气设备端子排上的各个端子之间均设有绝缘件或者绝缘连接件,各个电气设备的端子排整体也是设置在绝缘基体上的,从而保证各个接线端子之间的电绝缘。
当端子排被高压击穿烧毁时,会产生瞬时的上千度的高温,因为接线端子为金属导电材质,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汽化进而产生金属汽化物,金属汽化物会附着在绝缘件上从而使得绝缘件具备导电性能,在检修完成后如果不对金属汽化物进行清理在通电时容易发生端子间的电连接,进而产生二次击穿。
本公开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方式是检修人员检修完毕后,采用刀片对绝缘件进行刮擦,将绝缘件表面的金属汽化物刮除,但是这种人工处理的方式无法保证刮除是否干净,即检修人员无法确定刮除后是否还有金属汽化物残留,通电时可能产生极高的风险;在有金属汽化物残留的情况下,即使当时没有发生二次击穿,在后续的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绝缘件的导电进而发生进一步次生危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识别电气设备金属汽化物的报警装置及方法,通过在绝缘件的表面间隔的设置导电元件,当发生金属汽化物的覆盖时,指示灯常亮,从而能够及时的发现绝缘件上的金属汽化物覆盖程度,极大的提高了检修人员的检修效率和准确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电气设备金属汽化物的报警装置。
一种识别电气设备金属汽化物的报警装置,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上嵌有至少两条平行的导电元件,相邻的两个导电元件中一个导电元件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个导电元件与电源负极连接;
电源与两个导电元件形成的回路中至少串接有一个告警模块,根据告警结果判断绝缘件上的金属汽化物覆盖程度。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绝缘件的两侧分别为不同相或者同相的接线端子。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导电元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接线端子之间的绝缘件的上表面。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绝缘件的表面开有多个平行凹槽,所述导电元件嵌入固定在凹槽中。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导电元件的最大外径。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导电元件与绝缘件一体成型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各个平行凹槽之间的间距相同,且间距小于预设阈值。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导电元件为导线。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电气设备金属汽化物的报警方法。
一种识别电气设备金属汽化物的报警方法,利用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当电气设备发生高压漏电击穿故障后,更换新的电气设备连接件和接线;
当有至少一个告警模块告警时,判断绝缘件上覆盖有残余的金属气化物,导致绝缘件部分区域导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25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