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进中虹膜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0140.2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0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哲南;张堃博;谭铁牛;申振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9 | 分类号: | G06V40/19;G06V10/14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进 虹膜 识别 装置 | ||
1.一种行进中虹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自由度摆镜(1)、虹膜成像模块(2)、光电控制系统(4)和场景感知设备(5)以及装置支架(61);
其中,装置支架(61)垂直分布,且其中上部前侧具有水平分布的承重板(101);
其中,二自由度摆镜(1),包括工业反射镜(11)和二自由度转台(12);
二自由度转台(12)顶部的载物台上,固定设置有工业反射镜(11);
工业反射镜(11)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承重板(101)的顶部;
其中,虹膜成像模块(2),包括成像镜头(21)、转接环(22)、液体透镜(23)和虹膜相机(24);
成像镜头(21)朝下安装;
成像镜头(21)的后侧上下两端,与装置支架(61)的上部前侧固定连接;
成像镜头(21)的顶部,通过转接环(22)与液体透镜(23)的下端相连接;
液体透镜(23)的顶部与虹膜相机相连接;
其中,工业反射镜(11),位于成像镜头(21)的正下方,用于将前方景像,先后反射到成像镜头(21)、转接环(22)、液体透镜(23)和虹膜相机(24)中;
成像镜头(21)、转接环(22)和液体透镜(23),用于先后对所述工业反射镜(11)反射的前方景像进行变焦处理,然后提供给虹膜相机(24);
虹膜相机(24),用于获取前方景象中的虹膜图像;
其中,场景感知设备(5),安装在成像镜头(21)的前侧下端,用于获取前方行进中的目标的当前姿态信息,然后发送给光电控制系统(4);
其中,光电控制系统(4),安装在装置支架(61)的下部,与场景感知设备(5)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场景感知设备(5)发来的目标的当前姿态信息,预测目标在预设时长Δt后的未来姿态信息,然后根据目标的未来姿态信息,对应控制二自由度转台(12)的转动角度和液体透镜(23)的工作电流;
其中,目标的当前姿态信息和未来姿态信息,均包括:目标速度、目标时空坐标、目标距离和目标角度,所述的目标角度包括目标方位角和目标俯仰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进中虹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近红外光源(3),安装在装置支架(61)的下部前侧,用于为前方的低曝光环境进行补光;
光电控制系统(4),与近红外光源(3)相连接,还用于根据预测的目标在预设时长Δt后的未来姿态信息中的目标距离,以及预先存储的不同目标距离与不同近红外光源亮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控制位于所述装置支架(61)下部前侧的近红外光源(3)的亮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进中虹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电控制系统(4),还与虹膜相机(24)相连接,用于读取虹膜相机(24)所获取的前方景象中的虹膜图像,然后首先基于模糊去除算法对虹膜图像进行去模糊,接着基于去模糊序列图像进行复原,最终获得清晰的虹膜图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进中虹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像镜头(21)的后侧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弓形件(62),与装置支架(61)的上部前侧固定连接;
场景感知设备(5),通过一个第二弓形件(63),安装在装置支架(61)的上部前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进中虹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像镜头(21)是近红外变焦镜头;
液体透镜(23)为电湿润液体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01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