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门装饰板的上部加强件及其性能特性调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0122.4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9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穆辛·M·哈姆杜恩;马尔万·阿哈默德·埃尔布凯利;乔治·大卫·奥科特;阿米特·查克拉瓦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张腾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门 装饰 上部 加强 及其 性能 特性 调节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车门装饰板的上部加强件及其性能特性调节方法”。一种用于车门装饰板的上部加强件包括:加强件通道;以及肋,所述肋跨所述加强件通道延伸。更具体地,所述肋包括:第一端部部段,所述第一端部部段接合所述通道的第一壁;第二端部部段,所述第二端部部段接合所述通道的第三壁;以及中间部段,所述中间部段跨所述通道的第二壁中的窗口延伸。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2018年3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5/926,789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美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献总体上涉及机动车辆装备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门装饰板的新的且改进的上部加强件以及调节该上部加强件的性能特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碰撞安全和内饰工程师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为车门装饰件提供足够的结构刚度以供日常使用,同时如何提供必要的柔软性以在发生侧面撞击时,减少机动车辆乘员胸肋的负荷。本文献涉及一种用于车门装饰板的新的且改进的上部加强件,其允许工程师调节其性能特性以满足这些看似矛盾的要求。
发明内容
根据本文所述的目的和益处,提供了一种用于车门装饰板的上部加强件。所述上部加强件包括加强件通道,所述加强件通道具有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其中所述第一壁在第一拐角处连接至所述第二壁,所述第二壁在第二拐角处连接至所述第三壁并且在所述第二壁中设置有窗口。所述上部加强件还包括跨所述加强件通道延伸的肋。所述肋包括:第一端部部段,所述第一端部部段接合所述第一壁;第二端部部段,所述第二端部部段接合所述第二壁;以及中间部段,所述中间部段在所述第一端部部段和所述第二端部部段之间跨所述窗口延伸。
在所述上部加强件的许多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所述中间部段具有的第一厚度T1小于所述第一端部部段和所述第二端部部段的第二厚度T2。此外,所述第一端部部段和所述第二端部部段也可以接合所述第二壁。
在许多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所述肋包括羁绊特征件,所述羁绊特征件趋于致使所述肋响应于车辆侧面撞击而弯曲。所述羁绊特征件可以包括:(a)相对凹口,所述相对凹口在所述肋的所述中间部段中;和/或(b)弱化线,所述弱化线在所述中间部段处跨所述肋延伸。其中所述肋包括所述相对凹口和所述弱化线两者,所述弱化线可以在所述相对凹口之间跨所述肋延伸。
在所述上部加强件的许多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所述上部加强件还包括从所述加强件通道悬垂的突片以及在所述加强件通道和所述突片之间的触发特征件,由此所述加强件通道在侧面撞击期间从所述突片释放。更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加强件还可以包括弱化特征件,所述弱化特征件:(a)在所述第一拐角处;(b)在所述第二拐角处;或(c)在所述第一拐角和所述第二拐角处。所述弱化特征件可以从所述第一拐角到所述第二拐角跨所述第二壁延伸。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弱化特征件可以包括切口。
在所述上部加强件的许多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所述触发特征件为至少一个凹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特征件为两个V形凹口和在所述两个V形凹口之间延伸的材料弱化槽。
在许多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所述上部加强件包括:多个肋,所述多个肋跨所述第二壁中的多个窗口延伸;以及多个突片,所述多个突片从所述加强件通道悬垂。所述多个肋中的全部可以具有中间部段,所述中间部段具有的第一厚度T1小于所述第一端部部段和所述第二端部部段的第二厚度T2。所述多个突片中的全部可以包括触发特征件。
在以下描述中,示出并描述了用于车门装饰板的上部加强件以及调节所述上部加强件的性能特性的相关方法的若干优选实施例。应该认识到,上部加强件和相关方法能够具有其他不同的实施例,并且它们的若干细节能够在各种明显的方面进行修改,所有这些都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和描述的上部加强件和方法。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应被视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0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单元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下一篇:图像数据分发系统和图像数据显示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