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冲焊成型泵体和叶轮的磁力泵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7903.8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3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汪家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02;F04D29/00;F04D29/62;F04D29/66;F04D29/06;F04D29/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成型 叶轮 磁力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冲焊成型泵体和叶轮的磁力泵,泵盖的一端与泵体相连,泵盖的另一端与连接体相连,连接体远离泵盖的一端与轴承座相连,连接体为空心柱状结构,外磁转子轴穿设于轴承座内,外磁转子轴的一端延伸至连接体内,外磁转子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相连;外磁转子轴一端设有外磁钢组件,泵轴远离叶轮的一端设有内磁钢组件,外磁钢组件环绕内磁钢组件,外磁钢组件与内磁钢组件之间设有隔离套,隔离套与泵盖相连;泵轴的一端延伸至泵体的泵腔内,泵轴的另一端延伸出泵盖,泵体的泵腔内设置有叶轮,叶轮安装在泵轴端部,其中,泵体和叶轮均由不锈钢板材冲焊而成。本发明泵体和叶轮冲焊而成,水力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力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冲焊成型泵体和叶轮的磁力泵。
背景技术
磁力泵通过磁力偶合器将电机输出的转矩传递给叶轮,从而输送介质。其泵轴、内磁转子被隔离套完全封闭,内外磁转子不存在接触和摩擦,功耗小,具有阻尼减振作用,且保证了介质输送过程无泄漏,在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普通磁力泵的泵体和叶轮均铸造而成,重量体积较大,零件精度低,流道表面粗糙,振动较大,噪声高。而且铸造法是一种高能耗工艺,废品率也相对冲焊工艺较高。冲焊磁力泵所采用的泵体和叶轮由不锈钢板材用模具通过多次冲压、拉伸和胀形并焊接而成,流道光滑,型线精度较高,所以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小,水力效率较高。而且搭配冲焊成型泵体和叶轮可以降低磁力泵的整机生产和维修成本,进而扩大磁力泵的使用范围和规模。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磁力泵的水力效率,降低整机生产和维修成本,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冲焊成型泵体和叶轮的磁力泵。
一种具有冲焊成型泵体和叶轮的磁力泵,包括泵体、泵盖、连接体、轴承座、电机、外磁转子轴、泵轴;
所述泵盖的一端与所述泵体相连,所述泵盖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体相连,所述连接体远离所述泵盖的一端与所述轴承座相连,所述连接体为空心柱状结构,所述外磁转子轴通过滚动轴承穿设于所述轴承座内,所述外磁转子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体内,外磁转子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相连;
所述外磁转子轴位于所述连接体内的一端设有外磁钢组件,所述泵轴远离所述叶轮的一端设有内磁钢组件,所述外磁钢组件环绕所述内磁钢组件,所述外磁钢组件与所述内磁钢组件之间设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与所述泵盖相连;
所述泵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泵体的泵腔内,所述泵轴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泵盖,所述泵体的泵腔内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安装在泵轴端部,其中,所述泵体和所述叶轮均由不锈钢板材冲焊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磁力泵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轴承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泵盖的内腔两侧分别放置一滑动轴承,两个所述滑动轴承分别通过轴套安装在所述泵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力泵还包括底座,所述泵体设置在底座一端,所述电机设置在底座另一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磁力泵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泵体和叶轮冲焊而成,流道光滑,型线精度较高,故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小,水力效率较高,因此可以降低磁力泵的整机生产和维修成本,进而扩大磁力泵的使用范围和规模。
2)本发明通过支架将轴承座固定,进一步降低了磁力泵运转时的振动,可延长磁力泵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发生几率。
3)本发明磁力泵介质从泵体入口轴向进入旋转的叶轮后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具有压能和动能,从而达到输送介质的作用,与此同时,输送介质也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内部循环流动,以对磁力泵隔离套、滑动轴承等介质进行润滑冷却,也因此该磁力泵无需机械密封,从而不存在介质的泄露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7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