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枸杞粒度大小筛选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6885.1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7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任思敏;刘家强;余松;李杰;魏梦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B13/065 | 分类号: | B07B13/065;B07B1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枸杞 粒度 大小 筛选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枸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鲜枸杞粒度大小筛选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通过带式输送机进行鲜枸杞的上料的进料模块,用于通过轨道式筛选机对鲜枸杞进行筛选的筛选模块,用于通过对圆皮带间隙大小进行调节来进行枸杞粒度分选的调节模块,用于通过两个驱动电机分别对带式输送机和轨道式筛选机提供驱动动力的驱动模块,用于通过下料装置对筛选出的不同直径的鲜枸杞进行分别排出的下料模块。本发明实现了鲜枸杞的自动分级,减少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且筛选装置的筛分过程平缓、生产率高,确保不会造成鲜枸杞果皮损伤和营养成分流失,筛选完成后通过下料装置将不同级别的枸杞分别出料,便于区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枸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鲜枸杞粒度大小筛选系 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枸杞是茄科枸杞的成熟子实,它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天然保健品,具 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目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国内外市场 对枸杞的需求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我国作为枸杞生产大国,国内的枸杞栽 种、加工、交易数量也在日益增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干 枸杞资源浪费问题愈加严重。
传统对鲜枸杞的处理方法是无论粒度大小将其全部烘干,烘干之后再进行 人工分拣或者机械筛分,即对鲜枸杞的处理流程为:采摘→烘干→除杂→分级 →消毒。这样处理的弊端是较小的枸杞鲜果在烘干之后因为颗粒太小,商品价 值较低,无法进入市场,弃之可惜,屯着又分文不值,这样无疑会造成资源的 浪费。
虽然颗粒较小的干枸杞留之无用、弃之可惜,但是较小的鲜枸杞水分饱满、 营养价值高,可以用来饲养家禽或者做成枸杞原浆液,所以如果鲜枸杞能在干 燥之前进行大小筛选,即将传统的处理流程:采摘→烘干→除杂→分级→消毒, 改变为:采摘→除杂→分级→烘干→消毒,在烘干之前将太小的鲜枸杞筛分出 来饲养家禽或者做成枸杞原浆液,帮助果农发展第二产业,做到资源利用最大 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的枸杞资源浪费问题,还可以增加农户的经 济收益,推动枸杞产业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传统对鲜枸杞的处理方法 是无论粒度大小将其全部烘干,干枸杞资源浪费问题严重。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鲜枸杞的特点是皮薄肉嫩,水分含量高, 果皮外附有一层保水力极好的蜡质,如果蜡质破损会引起果实迅速干枯萎缩。 室温条件下枸杞鲜果放置3~5天,其腐烂指数会逐渐上升,出现颜色变深、味 道变苦;室温放置6~9天,枸杞鲜果的腐烂指数会迅速增加,引起霉变和腐烂, 基本失去食用价值。
鲜枸杞这样的特质就要求筛分设备的筛分过程必须平缓,不能挤压、磕碰 果子,也不能破坏果子表面的蜡质,且具有较大的生产率,而在不破坏表皮的 情况下进行快速筛分是比较困难的。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本发明可以实现鲜枸杞自动、无损、无污 染的分级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枸杞鲜果的分选效率,降低工人工作强度,还不 会在分选过程中对枸杞鲜果造成损伤。分级之后太小的鲜枸杞可以饲养枸杞鸡 或者做成枸杞原浆液,帮助果农发展第二产业,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这样不 仅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的枸杞资源浪费问题,还可以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提 高种植枸杞的积极性,推动枸杞产业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鲜枸杞粒度大小筛选系统及 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鲜枸杞粒度大小筛选系统包括:
进料模块,用于通过带式输送机进行鲜枸杞的上料;
筛选模块,用于通过轨道式筛选机对鲜枸杞进行筛选;
调节模块,用于通过对圆皮带间隙大小进行调节来进行鲜枸杞粒度分选;
驱动模块,用于通过两个驱动电机分别对带式输送机和轨道式筛选机提供 驱动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6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