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6510.5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2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阿希舍克·米什拉;舒罕·杜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3/00;F01N13/18;F01P5/02;B62K11/04;B60K13/0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爱娇 |
地址: | 印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系统 | ||
1.一种车辆,包括:
框架(200);
内燃机(300);
发动机安装系统(400),其用于将所述内燃机(300)可摆动地安装至所述框架,所述发动机安装系统(400)包括:
右连杆臂(133R);
左连杆臂(133L);
枢轴(132);以及
发动机支撑装置(131);以及
排气系统(500),其安装在所述框架(200)上,所述排气系统(500)包括:
排气管(301),其包括第一弯曲部(302)、第二弯曲部(303)和尾管(330),所述第二弯曲部(303)的下游端流体连接至所述尾管(330)的上游端,所述排气管(301)的所述第二弯曲部(303)包括第一半部(303a)和与所述第一半部(303a)接合的第二半部(303b);
第一废气净化装置(304),其连接在所述第一弯曲部(302)与所述第二弯曲部(303)之间,所述第一废气净化装置(304)在基本上沿所述框架(200)的宽度方向的方向上位于所述排气管(301)上、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部(302)与所述第二弯曲部(303)之间且位于所述发动机安装系统(400)的所述左连杆臂(133L)上方;
第二废气净化装置(304a),其位于所述尾管(330)的下游端上;
消声器装置(307),其连接至所述第二废气净化装置(304a);以及
摆动臂(600),其用于将所述排气系统(500)安装在所述框架(200)上,其中,所述摆动臂(600)包括主体部(602)、第一突起(604)、定位为相对于所述第一突起(604)偏移的第二突起(606)以及主要部件(608),其中,所述第一突起(604)具有与所述第二突起(606)不同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100),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突起(606)相比,所述第一突起(604)在长度上更长,使得所述消声器装置(307)位于距所述摆动臂(600)的所述主体部(602)预定距离处,并且其中,所述尾管(330)位于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单元(316)下方的预定距离处。
3.一种车辆(100),包括:
框架(200);
发动机安装系统(400);
内燃机(300),其通过所述发动机安装系统(400)可摆动地安装至所述框架(200);
发动机冷却风扇单元(316),其安装至所述内燃机(300);以及
排气系统(500),其安装在所述框架(200)上,所述排气系统(500)包括:
排气管(301),其包括第一弯曲部(302)、第二弯曲部(303)和尾管(330),所述第二弯曲部(303)的下游端流体连接至所述尾管(330)的上游端,
第一废气净化装置(304),其连接在所述第一弯曲部(302)与所述第二弯曲部(303)之间,
第二废气净化装置(304a),其位于所述尾管(330)的下游端上,
消声器装置(307),其连接至所述第二废气净化装置(304a),
其中,所述排气管(301)的所述尾管(330)位于所述发动机冷却风扇单元(316)下方的预定距离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动臂(600),所述摆动臂(600)用于将所述排气系统(500)安装在所述框架(200)上,其中,所述摆动臂(600)包括主体部(602)、第一突起(604)、定位为相对于所述第一突起(604)偏移的第二突起(606)以及主要部件(608),其中,所述第一突起(604)和所述第二突起(606)中的每个连接至所述消声器装置(3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100),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突起(606)相比,所述第一突起(604)在长度上更长,使得所述消声器装置(307)位于距所述摆动臂(600)的所述主体部(602)预定距离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01)的所述第二弯曲部(303)包括第一半部(303a)和与所述第一半部(303a)接合的第二半部(303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未经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65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