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固定可调高度的侧方入路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6449.4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3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陈柔合;玉培良;邓展文;顾浩铧;黎志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施泰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俊文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固定 可调 高度 侧方入路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固定可调高度的侧方入路融合器,包括固定座、螺杆、移动块、骨架、上支撑板、上高度调节结构、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下高度调节结构、上接骨螺钉、下接骨螺钉、弹性复位机构,螺杆穿过所述固定座后与移动块螺纹连接,驱动所述移动块在骨架中平移,所述移动块通过若干个推块实现驱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上下高度展开,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实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上下高度收拢,所述上接骨螺钉和下接骨螺钉用于将本发明一体固定至手术部位。本发明适用于侧方入路的脊柱融合手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手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固定可调高度的侧方入路融合器。
背景技术
脊柱相关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的重要疾病。通常该疾病病情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时,临床医师会采用椎间盘切除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并且也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在脊柱融合手术中根据患者病情,有多种手术入路方式,而侧方入路植入的入路方式较为简单。侧方入路方式需要采用其专用的融合器,目前这类融合器具有植入后调整融合器高度的功能,即融合器在手术上植入椎间隙后再撑开高度,可使得融合器与上下椎体终板之间紧密接触,以提高植骨融合率,避免术中为了撑开椎间隙过度牵拉肌肉、神经、韧带而产生的并发症。
但现今的侧方入路融合器,为了实现高度可调,其结构相对复杂,微细部件多,制作困难,往往需要采用3D打印增材制造,成本高。另外由于多是使用螺杆配合小齿轮、小连杆实现的高度可调结构,其缺乏稳定性,与椎体的结合也不稳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固定可调高度的侧方入路融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固定可调高度的侧方入路融合器,包括:
固定座,其设有螺杆通过孔;
螺杆,其自后向前地顺次设有螺杆头、光滑段以及螺纹段,所述螺纹段穿过所述螺杆通过孔后伸出,所述光滑段位于所述螺杆通过孔中,所述光滑段与所述螺杆通过孔之间通过限位结构连接,使得所述螺杆可于所述螺杆通过孔中转动且不能前后移动,以所述螺杆头为原点,定义出空间立体正交坐标系中的X轴、Y轴及Z轴,所述螺杆的中心轴与所述X轴重合且所述螺纹段位于X轴正向,Z轴为相对的竖向方向;
移动块,其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
骨架,其设有工作腔,所述固定座作为所述工作腔后部的腔壁,所述移动块位于所述工作腔中,所述骨架设有沿X轴延伸的导引副,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导引副连接并受其Z轴方向的限位;
上支撑板,其设于所述骨架的Z轴正向方向上,通过上导引结构与所述骨架连接,所述上导引结构限制所述上支撑板相对于所述骨架在X轴及Y轴方向上的自由度,上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上卡齿,上支撑板的后端设有上凸耳,所述上凸耳设有上接骨螺钉沉头孔;
上高度调节结构,其包括:上天窗,其设于骨架的上部;第一推块,其位于所述移动块的上部;第二推块;其位于所述上支撑板朝下的一面;所述第一推块与第二推块彼此相抵接于所述上天窗中,所述第一推块与第二推块的抵接面为第一斜面副,所述第一斜面副中的斜面与XY平面相交的夹角为锐角,且相交线平行于Y轴;
下支撑板,其设于所述骨架的Z轴负向方向上,通过下导引结构与所述骨架连接,所述下导引结构限制所述下支撑板相对于所述骨架在X轴及Y轴方向上的自由度,下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下卡齿,下支撑板的后端设有下凸耳,所述下凸耳设有下接骨螺钉沉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施泰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施泰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6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领域用瓷砖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化学制备二氧化锰粉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