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用金属喂料、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5511.8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8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贝斯特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16 | 分类号: | B22F10/16;B22F10/62;B22F10/64;B33Y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金属 喂料 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金属喂料、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为任意金属材料的金属粉末以及用于包裹金属粉末用的包裹剂,所述包裹剂包裹金属粉末后其制作成颗粒状。本发明将粉末注射成型技术与3D打印技术结合,可以快速打印制作出复杂的产品,缩短开发流程,实现量产普及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用金属喂料、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近年来以其巨大的应用潜力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研究热点。3D打印存在很多不同的技术,如熔融沉积法、选择性激光烧结法、光固化法、叠层法等。在这些方法中,熔融沉积法是应用最广泛的3D打印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将热熔性线材加热至熔融状态,通过喷头使之挤喷涂覆在已固化的材料层上,自上而下逐层叠加并固化成型。目前,FDM工艺中常用的材料为热塑性塑料材料,如ABS、PLA等,这些材料通常不具有导电性,只能制作塑料模型或者零件,因而限制了这种打印技术的推广。
金属材料的3D打印技术作为3D打印制造体系中最为前沿且最有工程应用潜力的技术,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新技术、新装备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其中,专用金属打印材料、工艺技术水平与制造装备及核心器件的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是发展3D打印先进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节点。目前可用于3D印的金属材料主要为高熔点金属粉末,以激光或高能电子束作为加工热源,需要功率调控、送粉机构、高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等配套装置。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现有金属3D打印技术虽极具优势,但仍存在成形温度高、能源消耗大、金属液固相变过程复杂、工艺影响因素多、设备维护费用昂贵等缺陷,且无法顾及与非金属材料在熔点温度上的巨大差异,难以用于直接打印终端功能性器件,特别是含有电子功能的器件制造,仍需要另外安装电路板、布线及组装电子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3D打印用金属喂料、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金属粉末制作成颗粒状再用颗粒喂料用拉线机生产成线材,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喂料形态而导致的原料浪费、设备复杂昂贵、精度不足等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3D打印用金属喂料,包括为任意金属材料的金属粉末以及用于包裹金属粉末用的包裹剂,所述包裹剂包裹金属粉末后其制作成颗粒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按体积百分含量计,所述喂料由以下组分组成:5%-85%金属粉体,15-88%包裹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包裹剂为高分子粘结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分子粘结剂为塑基粘结剂或蜡基粘结剂。
一种金属喂料制备而成的线材,将颗粒状的金属喂料用拉线机生产成线材。
一种3D打印用金属喂料的制备方法:
1)将配方量的金属粉体和高分子粘结剂进行混炼,使高分子粘结剂包裹在金属粉体的外部;
2)将1)中经高分子粘结剂包裹的金属粉体挤出成颗粒状,冷却后得到颗粒状的金属喂料,颗粒之间的直径大小为任意大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混炼时的温度为100度到220度之间,优选为200度,混炼的时间为2-4小时,优选为3小时,使得高分子粘结剂充分包裹金属粉末。
一种金属喂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S1、将颗粒状喂料制成的线材进行卷绕成任意所需要的形状后,将其加入到3D打印机中;
S2、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预设形状的生坯,再对打印出来的生坯进行脱脂、烧结,并得到烧结件;
S3、对S2中所得的烧结件进行后续处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S2中,烧结的时间为2-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贝斯特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贝斯特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5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