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极板流道辊压成形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4526.2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0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富强;李康;丁小凤;高帅;张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13/04 | 分类号: | B21D13/04;B21D43/00;H01M8/025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极板 流道辊压 成形 | ||
一种金属极板流道辊压成形机,属于金属极板加工设备领域,特征是在工作台内,前端安装有端部安装有编码器的送料辊和前压紧上、下辊,中部安装有下压辊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成形辊,后端安装有后压紧上、下辊和剪切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成形辊分别安装在同一中轴连接的左、右转盘上,在中轴左端安装有中间大齿轮和齿圈,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齿轮啮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齿轮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成形辊端部。下压辊辊面有一层聚氨酯橡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成形辊辊面制有凸起,其高度等于成品极板面上凹槽深度。优点是克服了现有极板加工技术中产生回弹和厚度不均的问题,结构简单,节约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极板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极板流道辊压成形机。
背景技术
目前加工金属极板大多采用冲压成形设备,其缺点在于成形大面积流道时,需要精密的冲压模具和提供大压力的压机,成形系统复杂,且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回弹、拉裂和起皱现象,经济效益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极板流道辊压成形机,可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是在槽形的工作台内,其前端安装有由第一电动机带动的送料辊和前压紧上、下辊,送料辊的一端安装有编码器;在工作台的中部安装有辊压装置,包括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成形辊和下压辊;在工作台的后端安装有后压紧上、下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成形辊依次分别安装在中轴两端的左、右转盘上的同一圆周上;安装在中轴的左端的左转盘外侧安装有中间大齿轮和齿圈,中间大齿轮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齿轮相啮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齿轮分别依次安装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成形辊的左端轴颈上,并分别与齿圈相啮合;中轴的端部与第二电动机连接;所述下压辊的辊面上套有一层聚氨酯橡胶,其硬度值为HS75A;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成形辊,其辊面上制有相同的圆周凸起,圆周凸起的高度等于极板板面凹槽的深度。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产生的回弹和厚度不均的问题;四个上成形辊集中在同一个转盘上,结构简单,节约空间,有利于连续生产,提高成形效率;下压辊辊面上套有聚氨酯橡胶,抑制了板材翘曲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M-M剖视图
图3为图1中N-N剖视图
图4为极板成品板面示意图
图中:1-送料辊,2-编码器,3-前压紧上辊,4-前压紧下辊,5.1、5.2、5.3、5.4-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齿轮,6-中间大齿轮,7-齿圈,8-中轴,9、9'-左、右转盘,10、11、12、13-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成形辊,14-下压辊,15-后压紧上辊,16-后压紧下辊,17-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2、3、4所示,在槽形的工作台17内,其前端安装有由第一电动机带动的送料辊1和前压紧上辊3、前压紧下辊4,送料辊1的一端安装有编码器2;在工作台17的中部安装有辊压装置,包括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成形辊10、11、12、13和下压辊14;在工作台17的后端安装有后压紧上辊15和后压紧下辊16;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成形辊10、11、12、13依次分别安装在同一中轴8两端安装的左、右转盘9、9’上的同一圆周上;安装在中轴8左端的左转盘9外侧安装有中间大齿轮6和齿圈7,中间大齿轮6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齿轮5.1、5.2、5.3、5.4相啮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齿轮5.1、5.2、5.3、5.4分别依次安装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成形辊10、11、12、13的左端轴颈上,并分别与齿圈7相啮合;中轴8的端部与第二电动机连接;所述下压辊13的辊面上套有一层聚氨酯橡胶,其硬度值为HS75A;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成形辊10、11、12、13,其辊面上制有相同的圆周凸起,圆周凸起的高度等于成品极板面上的凹槽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