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工程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9612.4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成;王水生;雷振博;于兰;白亚东;刘晓博;刘欣怡;王飞;贺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成 |
主分类号: | E01C19/43 | 分类号: | E01C19/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工程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方法及装置,在路面混凝土未凝固状态下,根据设定凹槽的纵切面形状、面积,对路面进行压模,形成湿态压模凹槽,待路面凝固后,湿态压模凹槽成为固态压模凹槽,检测固态压模凹槽的纵切面形状以及面积,根据设定凹槽的纵切面形状、面积,将固态压模凹槽加工为设定凹槽的纵切面形状、面积;本发明实施中,对凝固前后的混凝土路面分别进行刻槽施工,保持凹槽的深度一致;根据压模压力‑骨料形态分布映射关系,得到在已知未凝固道路骨料形态分布模型需要压模的压力,保持凹槽深度一致;混凝土凝固状态下,将不符合标准的固态压模凹槽加工为设定凹槽的纵切面形状、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工程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路面在长时间行车碾压磨损之后,表面粗糙程度下降,尤其在雨雪天气,路面对轮胎摩擦力大大降低,容易导致行车安全威胁。
因此需要预先对路面进行刻槽,增加路面的安全通行时间。传统的刻槽施工使用齿排轮对未凝固路面进行碾压,凹槽截面尺寸小于路面内骨料的尺寸,均匀压力碾压刻槽过程中会导致整体路面不平整,也会导致凹槽的深度不一致。
在公告号为CN109555000B的专利中公开了公路工程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的右侧活动安装有后轮,所述机体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前轮,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轮。该公路工程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装置,通过设有的水箱下方开设有与海绵块尺寸相同的出水孔,使得水箱中的水能持续流入海绵块中,海绵块的一端与切割刀轮的表面活动连接。上述方案中使用压力无法调整的切割刀轮,会导致凹槽的深度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公路工程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方法及装置,施工后保持凹槽的深度一致。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公路工程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路面混凝土未凝固状态下,根据设定凹槽的纵切面形状、面积,对路面进行压模,形成湿态压模凹槽;
待路面凝固后,所述湿态压模凹槽成为固态压模凹槽,检测所述固态压模凹槽的纵切面形状以及面积;
根据所述固态压模凹槽的纵切面形状、面积,以及所述设定凹槽的纵切面形状、面积,将所述固态压模凹槽加工为所述设定凹槽的纵切面形状、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在路面混凝土未凝固状态下,根据设定凹槽的纵切面形状、面积,对路面进行压模,形成湿态压模凹槽,包括,
向未凝固混凝土路面发射超声波;
接收未凝固混凝土路面反射超声反射回波;
根据所述未凝固混凝土路面反射超声反射回波构建未凝固道路骨料形态分布模型;
根据所述未凝固道路骨料形态分布模型控制对路面进行压模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未凝固道路骨料形态分布模型控制对路面进行压模的压力,包括,
建立未凝固道路的典型骨料形态分布;
对每种未凝固道路的典型骨料形态分布,进行梯度力度压模操作;
根据每种未凝固道路的典型骨料形态分布,在梯度力度压模操作中下,形成的湿态压模凹槽的纵切面形状以及面积;
根据压模压力、骨料形态分布、湿态压模凹槽的纵切面形状以及面积之间的关系,建立在设定凹槽的纵切面形状、面积状态下的压模压力-骨料形态分布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成,未经张新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9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