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6991.3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2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勇;金静雯;张晨;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厦学院;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66 | 分类号: | C09K11/66;C09K11/02;G01K11/20 |
代理公司: | 厦门仕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7 | 代理人: | 吴圳添 |
地址: | 36102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传感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温度传感材料包括均匀聚苯乙烯基底膜制备,CsPbBrsubgt;3/subgt;前驱液合成及CsPbBrsubgt;3/subgt;纳米晶体原位结合聚苯乙烯基底膜形成复合物层。所述温度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得聚苯乙烯基底材料,制备CsPbBrsubgt;3/subgt;前驱液,以及聚苯乙烯与CsPbBrsubgt;3/subgt;前驱液混合层,形成复合包裹层。本发明提供的温度传感材料具有荧光增强特性,可以实现温度的快速检测,方法快捷,灵敏度高,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温度传感器,是表征物体的冷热程度并对其进行指示的器件,在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及生命医学等领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如高速流体检测、工业过程监控、生态环境监测、生物体单细胞温度测量等。发展具有较高温度分辨率,且能实现快速响应的温度传感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发光材料的荧光寿命、荧光强度、光谱宽度等发光行为随温度的变化而实现的温度传感,可以满足一些特定环境的测温要求,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光学温度传感选择。
典型的荧光温度传感材料包括稀土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量子点、有机染料分子等,如CdSe量子点荧光寿命的温度传感、卟啉铂类化合物掺杂CdSe@SiO2纳米颗粒的温度传感、Fe3O4@SiO2@(pNIPAM-co-RhBITC)Au 复合材料的活体细胞温度传感以及MOF染料复合材料的比率型温度传感等。
量子点与其它荧光温度传感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较窄的半峰宽、发射光区可调及较好的抗光漂白性等优点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一般情况下,量子点的合成难度较大,通常需要在高温且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完成,且量子点的表面缺陷、粒径尺寸及分布等显著影响其发光性能,如发射峰位置、半峰宽和稳定性等,并存在有明显的荧光闪烁现象。这些因素导致温度传感器精密度和准确度的下降,引起传感材料制备中批间重现性的波动。因此,现有的量子温度传感材料存在稳定性差,荧光传感性能不稳定以及温度传感特性不稳定的问题,故而研究荧光发射波长精确可调,发光性能稳定且对温度响应灵敏的温度传感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温度传感材料稳定性差、荧光传感性能不稳定以及温度传感特性不稳定的缺陷,提供一种荧光发射波长精确可调,发光性能稳定且对温度响应灵敏的温度传感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度传感材料,其包括聚苯乙烯基底膜,所述聚苯乙烯基底膜的表面涂覆有CsPbBr3前驱液,从而所述CsPbBr3前驱液与所述聚苯乙烯基底膜结合形成复合层,所述CsPbBr3前驱液由CsBr与PbBr2制成。
可选地,所述聚苯乙烯基底膜的厚度为10μm-25μm。
可选地,所述复合层中,聚苯乙烯、PbBr2及CsBr的质量比为0.01g-0.1g:10 mg-50mg:5mg-20mg。
可选地,所述温度传感材料具有荧光特性,可以被波长范围450nm-520nm 的光激发并发射出荧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温度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均匀的聚苯乙烯基底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厦学院;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厦门华厦学院;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6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