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地震仪数据采集系统终端频点扫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4119.5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7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尧;周鹏飞;张庆松;孙法合;庞岩;郭美延;解冬东;许新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4 | 分类号: | H04W28/04;H04W48/16;H04L1/16;H04L1/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地震仪 数据 采集 系统 终端 扫描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线地震仪数据采集系统终端频点扫描方法,按照顺序从ID表中取出第i个终端ID,按照顺序从频点表中取出第j个频点RFj;将主站频点修改为RFj;查询第i个终端ID的频点;若未收到应答帧,表明第i个终端ID的原始频点不是RFj,则切换至频点表中的下一个频点,并重复上述步骤,如果已遍历所有频点依然没有收到应答帧,则记录第i个终端ID的状态为第一状态,判断是否已遍历ID表中的所有终端ID,如果未完成遍历,则切换至下一个终端ID,直到遍历所有终端ID;如果可以收到应答帧,表明第i个终端ID的原始频点为RFj。本公开方便无线地震仪数据采集系统设备的生产、使用和管理。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数据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线地震仪数据采集系统终端频点扫描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一般的无线设备在生产中,对于工作频点、终端地址等重要参数,通常是通过修改嵌入式程序里的相关程序段来生产,或者是生产完成后再通过配置专用端口逐一进行配置,来完成重要参数的配置。在现场使用过程中,经常有用户误修改了重要的工作参数或者误将工作参数恢复到了出厂设置,而却未作记录,造成设备故障。有时,由于使用时间跨度较长,设备的相关修改管理记录信息丢失造成管理缺失,这对保养检修也造成困难。
无线地震仪数据采集系统设备经常在各个工程工地之间流动使用,在隧道复杂的使用环境中,设备会因淋水、浸泡、磕碰、磨损等原因造成参数标签模糊不清和缺失,从而无法获取设备参数,造成设备使用历程不明、管理不便的情况。
除了上述的一些不利因素,流动使用也会使得不同批次的终端交叉使用,可能出现一个系统中的各终端工作频点不同的情况,从而导致部分终端无法建立无线连接。此外,施工现场难免存在同频或邻频干扰而会造成无线通信异常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线地震仪数据采集系统终端频点扫描方法,本公开利用无线数字传输技术,方便无线地震仪数据采集系统生产和使用的管理,自动完成无线接入主站、无线终端的工作频点和地址扫描、记录、修改。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地震仪数据采集系统终端频点扫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顺序从ID表中取出第i个终端ID,按照顺序从频点表中取出第j个频点RFj;
将主站频点修改为RFj;
查询第i个终端ID的频点;
若未收到应答帧,表明第i个终端ID的原始频点不是RFj,则切换至频点表中的下一个频点,并重复上述步骤,如果已遍历所有频点依然没有收到应答帧,则记录第i个终端ID的状态为第一状态,判断是否已遍历ID表中的所有终端ID,如果未完成遍历,则切换至下一个终端ID,直到遍历所有终端ID;
如果可以收到应答帧,表明第i个终端ID的原始频点为RFj,并且主站的当前频点也已设置为RFj。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在判断是否已遍历ID表中的所有终端ID,如果未完成遍历,则切换至下一个终端ID,直到遍历所有终端ID之前,还包括修改频点流程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需要修改终端频点,若未输入目标频点RFt或者输入的RFt与当前RFj相同,则不需要修改频点;
否则,发送指令帧预修改终端频点至RFt,根据相应的应答帧判断参数是否正确;如果未收到应答帧或应答帧参数错误,则重复发送指令帧预修改终端频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学;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41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