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地质隧道大型空间防灾救援站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3844.0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彭明忠;刘世杰;杨家松;辜文凯;陈桂虎;李青山;杨龙伟;钟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9/00;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蒋丽 |
地址: | 61007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地质 隧道 大型 空间 防灾 救援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复杂地质隧道大型空间防灾救援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灾救援站包括上、中、下三层隧道群,施工防灾救援站的步骤如下:
S1.下层隧道群和中层隧道群同时开始施工;
S2.施工上层隧道群;
所述上层隧道群包括平行排烟道(7)、用以连通平行排烟道(7)和紧急救援站正洞(1)的竖井式联络烟道(8)、用以连通平行排烟道(7)和施工横洞(5)的联络排烟道(9),所述联络排烟道(9)上跨左侧救援疏散平导(2)和紧急救援站正洞(1);所述施工横洞(5)、紧急救援站正洞(1)和左侧救援疏散平导(2)为已施工完成的;
开挖竖井式联络烟道(8)的步骤:
S1.在紧急救援站正洞(1)内的预留结构段施作钢架临时套拱用以支撑该段紧急救援站正洞(1)的二衬;
S2.在预留接口处施作加固机构;
S2.1.从紧急救援站正洞(1)内施作圈梁,所述圈梁设于所述紧急救援站正洞(1)上方且绕所述预留接口设置;
S2.2.从紧急救援站正洞(1)内施作若干注浆钢花管,所述若干注浆钢花管设于所述预留接口周围且注浆钢花管沿紧急救援站正洞(1)的径向设置;
S2.3.从紧急救援站正洞(1)内施作若干长锚索,以紧急救援站正洞(1)延伸方向计,所述若干长锚索设于所述若干注浆钢花管两侧;
S3.从另一端朝所述预留接口端开挖,开挖至预留接口后连立5榀钢架形成锁口;
从施工横洞(5)开挖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或联络排烟道(9)的入口段的施工步骤如下:
S1.从施工横洞(5)开挖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或联络排烟道(9)的一侧施作第一加固机构,所述第一加固机构包括若干注浆块,所述注浆块沿所述施工横洞(5)的径向设置,若干注浆块呈矩阵排列;
S1.1.从施工横洞(5)开挖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或联络排烟道(9)一侧沿施工横洞(5)的径向进行注浆加固形成注浆加固段;
S2.开挖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或联络排烟道(9)并在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或联络排烟道(9)内施作第二加固机构;
S2.1.开挖前,从施工横洞(5)向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或联络排烟道(9)的拱部施作中管棚;
S2.2.开挖前,在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或联络排烟道(9)开挖范围架设初支钢架并增设锚管锁固;
S2.3.在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或联络排烟道(9)的入口处连立5榀钢架进行加固;
S2.4.在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或联络排烟道(9)入口段的拱部沿其径向设置若干注浆钢花管形成加固段;
以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或联络排烟道(9)的中线计,所述第一加固机构在施工横洞(5)与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或联络排烟道(9)锐角交叉方向的长度是在施工横洞(5)与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或联络排烟道(9)钝角交叉方向的长度的两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地质隧道大型空间防灾救援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隧道群包括紧急救援站正洞(1)、设于紧急救援站正洞(1)两侧的左侧救援疏散平导(2)和右侧救援疏散平导(3),所述左侧救援疏散平导(2)和右侧救援疏散平导(3)分别通过若干疏散联络通道(4)连通所述紧急救援站正洞(1)、以及与所述左侧救援疏散平导(2)位于同侧用以通向紧急救援站正洞(1)外的施工横洞(5);所述下层隧道群包括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所述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与所述紧急救援站正洞(1)立体交叉设置用以连通施工横洞(5)和右侧救援疏散平导(3);
施工防灾救援站的步骤如下:
A.从施工横洞(5)开挖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
B.同时从施工横洞(5)开挖至右侧救援疏散平导(3),先施工右侧救援疏散平导(3)的大里程方向段及该段的疏散联络通道(4);
C.当步骤A中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开挖至与紧急救援站正洞(1)交叉段,并进行该段加固处理时,立即调转资源组织上层隧道群的施工,依次开挖联络排烟道(9)、平行排烟道(7)和竖井式联络烟道(8);
D.当步骤B中右侧救援疏散平导(3)的大里程方向段施工完成后调转资源继续施工隧底疏散联络通道(6)的剩余部分;
E.施工右侧救援疏散平导(3)的小里程方向段及该段的疏散联络通道(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8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