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人脸补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2085.6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0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周翔;李爽;姜军委;杨涛;彭磊;李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革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7/44;G06T3/00;G06V10/44;G06V10/80 |
代理公司: | 西安渭之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82 | 代理人: | 刘振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人脸补全 方法 | ||
1.一种三维人脸补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输入人脸模型和全头模型:分别输入待补全的人脸模型的3D点云和全头模型的三维网格,所述人脸模型和全头模型均具有纹理信息;
S2:全头模型3D特征点提取:选取全头模型的人脸区域和脖子区域,提取全头模型的3D人脸特征点;
S3:人脸模型3D特征点提取:利用同步实现人脸三维点云特征点定位和人脸分割的方法,提取人脸模型的3D特征点;
S4:人脸模型和全头模型粗对齐:根据步骤S3提取的人脸模型的3D特征点和步骤S2提取的全头模型的3D人脸特征点,用ICP算法粗对齐;
S5:提取人脸区域:根据对齐后的全头模型的三维网格的人脸区域,设置距离阈值提取人脸模型的脸部区域;
S6:变形:以步骤S5提取的三维人脸的脸部区域为目标;用迭代变形算法将全头模型的三维网格进行变形,直到全头模型适应了人脸模型,达到收敛条件;
S7:融合人脸模型和全头模型:将人脸模型和变形后的全头模型融合到一起;并融合两者纹理,得到脸部替换后的全头模型;
S8:输出:输出三维人脸补全的全头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维人脸补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选择全头模型的三维网格的脸部区域,并求出脸部区域在全头模型的三维网格的顶点的索引;
S22:选择全头模型的三维网格的脖子区域,并求出脖子区域在全头模型的三维网格的顶点的索引;
S23:用同步实现人脸三维点云特征点定位和人脸分割的方法,求出全头模型的3D人脸特征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维人脸补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1:根据步骤S3提取的人脸模型的3D特征点和步骤S2提取的全头模型的3D人脸特征点,得到两者对应的人脸3D特征点;
S42:利用两者相对应的特征点用ICP算法求取点云的刚性变换矩阵,将两者粗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维人脸补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包括如下步骤:
S51:根据对齐后的全头模型的三维网格的人脸区域顶点的坐标建立KD树;
S52:对于人脸模型的3D人脸点云的每个点,在KD树中寻找最近的点,当距离小于1.5cm,则将3D人脸点云的这个点判定为人脸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维人脸补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包括如下步骤:
S61:设置全头模型为网格变形的源,人脸模型为网格变形的目标,并将每一次的迭代变形表示为全头模型的每个顶点的仿射变换矩阵;
S62:设置全头模型迭代变形的损失项:距离损失项、刚性损失项和固定项;
S63:以不同的刚性参数迭代求解头部变形,直到全头模型适应了人脸模型,达到收敛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维人脸补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包括如下步骤:
S71:全头模型经过变形后,将脸部的点云替换成3D人脸扫描的点云;
S72:分别统计全头模型人脸区域的点云颜色和3D人脸扫描的点云颜色的直方图,然后将全头模型人脸皮肤区域的点云颜色的直方图规定化,使其的分布和3D人脸扫描的点云颜色直方图的分布一样,然后采用边界纹理高斯滤波的方法,过度接缝处的纹理色差;
S73:重新生成网格,得到全头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革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革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20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