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截面铝型材衬套的端面光洁锯切与铣孔复合专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01676.1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5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范家明;赵彦启;肖振沿;曾安强;刘金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精冲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3/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张忠波 |
| 地址: | 365000 福建省三明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截面 铝型材 衬套 端面 光洁 复合 专机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异形截面铝型材衬套的端面光洁锯切与铣孔复合专机,包括上料装置以及加工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转盘以及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转盘上,所述转盘可绕中心旋转,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异形铝型材衬套;所述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加工机构以及第二加工机构,所述第一加工机构与所述第二加工机构采用锯切的方式对所述异形截面铝型材衬套的顶面与底面的端面进行加工。区别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转盘对其进行转运,提高转运效率、加工效率;采用锯切的方式,提高安全性,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形截面铝型材衬套的端面光洁锯切与铣孔复合专机。
背景技术
应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的一种异形铝型材衬套,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异形铝型材衬套有三种不同的结构,三种不同的异形铝型材衬套都包括圆管状的型材管身、与圆管切向连接的窄板形的型材甲边、与圆管切向连接的窄板形的型材乙边;型材甲边与型材乙边延伸方向相同。其中,圆管状的型材管身具有第一弧形部31,型材甲边与型材乙边形成开口32。
现有技术中异形截面铝型材衬套的加工设备,无法稳定夹持异形铝型材衬套、转运效率低下、加工效率低下。且现有技术中,一般都采用铣刀对异形截面铝型材衬套的底面、顶面两端面进行加工,由于异形铝型材衬套的本身厚度不大;如果同时采用两个铣刀贴着异形铝型材衬套的底面、顶面两端面进行加工的话,容易使两个铣刀的刀头碰在一起,导致铣刀损坏,整个设备受损,造成安全事故。
在如下文献中,还可以发现更多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关的信息:
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5496973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半轴双端面铣钻孔数控组合机床,包括底座和数控系统,还包括安装在底座上左右两侧相对的工作装置,每个工作装置包括:能够沿所述底座Z轴和X轴滑动的滑台装置,所述滑台装置安装在底座上;能够使所述滑台装置沿底座Z轴和X轴滑动的进给装置,所述进给装置与滑台装置相连;滑台装置上安装有主轴箱装置;主轴箱装置上安装有加工装置,加工装置包括安装铣刀的铣加工装置和中心钻的钻孔加工装置;底座中部安装有能够沿所述底座Z轴滑动且对待加工半轴定位及夹紧的夹紧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一次装夹定位双端面,同时自动循环加工,工作效率提高三倍以上。该汽车悬架半轴双端面铣钻孔数控组合机床,结构复杂,加工效率低下。
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406762B的授权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重载车轴双端面铣钻孔数控组合机床,包括底座和数控系统,还包括安装在底座上左右两侧相对的工作装置,每个工作装置包括:能够沿所述底座X轴和Z轴滑动的滑台装置,所述滑台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能够使所述滑台装置沿底座X轴和Z轴滑动的给进装置,所述给进装置与所述滑台装置相连;主轴箱装置,所述主轴箱装置安装在所述滑台装置上;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安装在所述主轴箱装置上,加工装置包括用于安装盘铣刀的铣加工装置和用于安装中心钻的钻孔加工装置;能够沿所述底座X轴滑动且对待加工车轴定位及夹紧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本发明布局合理、承载能力大、定位精度高。该重载车轴双端面铣钻孔数控组合机床,结构复杂,加工效率低下。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现有技术中异形截面铝型材衬套的加工设备,无法稳定夹持异形铝型材衬套、转运效率低下、加工效率低下。
二、现有技术中异形铝型材衬套的加工设备,容易使两个铣刀的刀头碰在一起,导致铣刀损坏,整个设备受损,造成安全事故。
三、现有技术中异形铝型材衬套的加工设备,结构复杂,加工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异形截面铝型材衬套的端面光洁锯切与铣孔复合专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异形截面铝型材衬套的加工设备,无法稳定夹持异形铝型材衬套、转运效率低下、加工效率低下、容易使两个铣刀的刀头碰在一起,导致铣刀损坏、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精冲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未经中机精冲科技(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16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