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投试验用稳降垂直落速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0979.1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8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姚冉中;谢俊杰;张会恩;王雷;刘冀鹏;胡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5/14 | 分类号: | G01P5/14;B64D2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乐综胜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投 试验 用稳降 垂直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投试验用稳降垂直落速测量装置,包括空投货台、壳体、静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引压导管、静压管和数据存储单元,壳体设置于空投货台上,静压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均设置于壳体内,静压管设置于壳体外,引压导管的一端与静压传感器连接,引压导管的另一端穿过壳体与静压管连接,静压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均与数据存储单元连接。本发明实现空投试验中降落伞落地前稳降垂直落速测试,降低了空投试验成本,提高了测试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器空中降落伞试验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投试验用稳降垂直落速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在空中将装备和物资投送到特定地点的行为称为空投。空投试验是指从飞行器上用降落伞或其他有效减速装置投放物品的一种试验,是验证回收系统整体性能及各项指标的重要手段。一般空投试验主要工作程序分为:牵引离机、开伞、稳降着陆三个阶段。牵引伞将空投物资或装备牵引离机,主伞打开,空投物资或装备在减速伞的作用下,稳定下降直至着陆。评价空投试验物伞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为垂直着陆速度。
毛强发表《降落伞空投试验测试系统的研制》,采用激光测距仪、经纬仪来对移动目标实时跟踪测量,一般1s测量一次降落伞的高度角、方位角及距离。通过计算可以获得降落伞的垂直着陆速度。该方法存在物伞距离较远或物伞面积小,人工跟踪易丢失目标的问题。
马坤昌等人发表基于GPS时统的降落伞测试系统,介绍了一种利用GPS接收机来实现降落伞速度测量。该方法存在投放过程中GPS处于失锁状态。在降落伞稳降阶段才能启动收星锁定过程。在低空空投中,往往空投物伞系统落地后,GPS系统还未完成锁星,带来测试失败的风险。
因此现有技术均不能满足可靠、低成本测定空投试验用稳降落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空投试验用稳降垂直落速测量装置,实现空投试验中降落伞落地前稳降垂直落速测试,降低了空投试验成本,提高了测试的可靠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投试验用稳降垂直落速测量装置,包括空投货台、壳体、静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引压导管、静压管和数据存储单元,壳体设置于空投货台上,静压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均设置于壳体内,静压管设置于壳体外,引压导管的一端与静压传感器连接,引压导管的另一端穿过壳体与静压管连接,静压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均与数据存储单元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内还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与数据储存单元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加速度传感器为三向加速度传感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静压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和数据储存单元之间的间隔距离均为5mm以上。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数据储存单元设置于壳体内。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静压传感器包括静压容腔、密封结构腔和压力温度传感器,密封结构腔设置于静压容腔的底部,静压容腔与密封结构腔之间设有缓冲格栅,压力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密封结构腔内。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静压管的一端的静压管管壁上沿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静压孔,静压管的另一端通过引压导管与静压传感器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静压管的长度为200mm~400mm,静压孔的直径为0.5mm~1.5mm,引压导管的长度为15mm~25mm。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底部设有PCB板,静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均和数据储存单元设置于PCB板上。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空投试验用稳降垂直落速测量装置还包括供电电源和控制器,供电电源与静压传感器、数据存储单元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数据储存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09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