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性土壤改性用微生物/工业固体废弃物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98047.8 申请日: 2020-10-14
公开(公告)号: CN112210383A 公开(公告)日: 2021-01-12
发明(设计)人: 卫德;李建华;张磊;李晟;陶润礼;冯波;曾嘉辰 申请(专利权)人: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K17/40 分类号: C09K17/40;C05G3/00;C05G3/80;C09K109/00
代理公司: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代理人: 肖进
地址: 20000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酸性 土壤 改性 微生物 工业 固体 废弃物 改良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土壤改性用微生物/工业固体废弃物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酸性土壤改性用微生物/工业固体废弃物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0~30份工业固体废弃物、5~8份铁硫杆菌菌液、40~60份生物质基细菌载体、3~5份尿素、3~5份聚烯丙胺。本发明可以快速、无害化氧化潜在酸性土,并调节氧化后的土壤pH值,确保酸性完全被根除,还具有固定土壤重金属,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土壤改性用微生物/工业固体废弃物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酸性硫酸盐土是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海岸带的一种极为劣质的土壤类型,在港湾生态系统中实际上扮演着潜在污染源的角色。滨海地带是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面临着发展旅游、采矿、渔业、农业、港口和工业的强大压力。在寸土寸金的沿海地区,酸性硫酸盐土已经作失及污染等土壤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在热带亚热带港湾的吹填造陆作业中吹填上岸的疏浚土含有大量还原性硫化物,以黄铁矿(FeS2)为主,在露天堆放的干燥过程中会接触空气,氧化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影响吹填作业,同时也会污染环境并对人体和建筑物造成损伤。为避免直接吹填可能导致的酸害问题,需对疏浚土进行化学中和处理,预防疏浚土氧化后产生酸性渗滤液污染土壤和水体环境。ASS发育于富含还原性硫化物的成土母质,经氧化后产生硫酸而使土壤强烈酸化。在强酸环境下,pH依变元素诸如铝、铁、锰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的溶解度猛增,因而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这些毒性物质也可随侧向流水排人河流、港湾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酸性硫酸盐土(acid sulphate soils,ASS)主要是指发育于硫化物矿化成土母质的土壤,或者受硫化物矿物风化、酸化影响的土壤。根据土壤的发育状况,酸性硫酸盐土分为潜在酸性硫酸盐土(potential acid sulphate soils)和实际酸性硫酸盐土(actualacid sulphate soils)。WRB系统将pH为3.5~5,上层为含硫层(水溶性硫酸盐含量大于0.05%,且图层厚度大于15cm),且硫化物成土母质位于地表以下100cm深度内(干土含硫0.75%以上,且土层厚度大于15cm)的土壤归类为ASS。野外鉴定中,表层含硫层土壤常为浅黄色且具有黄色黄钾铁矾或黄棕色施氏矿物结核,土壤pH低于4.0;含硫化物成土母质的土层在湿润状态下呈金黄光泽,pH为6.0-7.0,常伴有臭鸡蛋气味,颜色不稳定,曝气后经常变黑,经过氧化氢氧化后,能使pH值降至2.5。ASS的母质通常称为黄铁矿质沉积物,虽然,其他还原性硫化物一硫化铁(FeS)和有机硫化物也存在于这种母质,但大多数学者认为黄铁矿(FeS2)是最主要的还原性硫化物,因为在自然还原环境下,黄铁矿是热动力学上最为稳定的含硫矿物相。

目前,我国对于酸性硫酸盐土最主要的恢复与重建技术大致有:灌排工程技术、施石灰中和技术、作物栽培技术等,并且处理酸性土的改良药剂较为单一。这些技术在其改良治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大部分局限于加入中和材料和土壤改良剂直接中和潜在酸性,国内关于酸性硫酸盐土改良研究主要采用改良材料,常用的土壤改良材料有石灰、蒙脱石、有机肥等。这些技术尚停留在“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水平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常导致酸害的反复暴发,因此在实践中其效果不太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酸性土壤改性用微生物/工业固体废弃物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快速、无害化氧化潜在酸性土,并调节氧化后的土壤pH值,确保酸性完全被根除,还具有固定土壤重金属,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酸性土壤改性用微生物/工业固体废弃物改良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其中,

铁硫杆菌的菌种型号ATCC1985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8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