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4887.7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2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20 | 分类号: | F16L1/20;F16L1/1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李珍珍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穿越 河道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针对河道(2)中的管道施工时,先在河道(2)两侧分别修筑侧凸型扩展堤坝(3);
2)在河道(2)施工段的两侧河床上分别打设至少一预制锚固桩(6);
3)调入挖沟浮船(14),预制锚固桩(6)通过缆绳(7)与挖沟浮船(14)上的锚桩(8)连接;
4)用挖沟浮船(14)挖除原堤坝(1),并在侧凸型扩展堤坝(3)之间挖设一条容置管道的管沟(4);
5)撤出挖沟浮船(14),调入吊管浮船(15),将预制锚固桩(6)通过缆绳(7)与吊管浮船(15)上的锚桩(8)连接;
6)将管道放置于管沟(4)内;
7)撤出吊管浮船(15),调入浇灌浮船(11),将预制锚固桩(6)通过缆绳(7)与浇灌浮船(11)上的锚桩(8)连接;
8)向置有管道的管沟(4)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填充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挖设管沟(4)后,在管沟(4)底部垂直开挖截沟(13),截沟(13)开设于原堤坝(1)下方,其中截沟(13)的顶端与管沟(4)的底部相平,其底端沿着与管沟(4)垂直的方向向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截沟(13)内植入截水芯(12),且截水芯(12)与截沟(13)的上下边缘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在吊管浮船(15)上焊接管道,管道由至少两根钢管(5)焊接而成,管道的长度与管沟(4)的长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截沟(13)的两侧吊放截水墙模板,截水墙模板高于河道(2)水面,在两块截水墙模板间填充截水墙(9),待截水墙(9)养护成形后撤出截水墙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填充层(10)填充管沟(4)内管道的外侧空间,且混凝土填充层(10)与管沟(4)的上表面相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的混凝土填充层(10)置于两块截水墙(9)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锚固桩(6)至少设有4个,该预制锚固桩(6)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浮船的锚桩(8)外侧且插入河道(2)内,预制锚固桩(6)通过缆绳(7)与挖沟浮船(14)上的锚桩(8)连接,用于稳定浮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混凝土填充层(10)成形后,撤出浇灌浮船(11),拔出河道(2)中的预制锚固桩(6),并恢复河道(2)两侧的原堤坝(1),拆除侧凸型扩展堤坝(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48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