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过压破损的食品密封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4006.1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苏泽然;苏沐;谢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泽然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善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0 | 代理人: | 黄鹏飞 |
地址: | 418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破损 食品 密封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避免过压破损的食品密封检测装置,包括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止回阀,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腔,所述第一连接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轴,所述第一连轴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腔,所述第二连接腔的外侧设置有转动装置。该避免过压破损的食品密封检测装置,通过进气管道、第二连接腔的连接,实现了对产品的合格率进行快速检测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罐头食品检测装置容易出现气压过大的问题,大大的降低了成本,有效的提高了效率,同时大大的增加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过压破损的食品密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罐头食品检测装置,需要对罐头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从而避免因食品罐的漏气而造成罐内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变质,导致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但是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气压过大,使得镀锡薄板罐的镀锡薄板容易破损,大大的增加了成本,使得效率低下。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避免过压破损的食品密封检测装置,通过进气管道、第二连接腔的连接,实现了对产品的合格率进行快速检测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罐头食品检测装置容易出现气压过大的问题,大大的降低了成本,有效的提高了效率,同时增加了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过压破损的食品密封检测装置,具备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成本低、效率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过压破损的食品密封检测装置,包括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止回阀,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腔,所述第一连接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轴,所述第一连轴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腔,所述第二连接腔的外侧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轴,所述第二连轴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齿圈,所述第二连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啮合装置,所述啮合装置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连轴,所述第三连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二连轴的外侧传动连接有第四连轴,所述第四连轴的外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外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止回阀设置均不少于两个,所述第一连轴的两端均与活塞活动连接,因此,通过止回阀可以有效的防止气体泄漏。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不少于两个,两个第一齿轮互相啮合,因此,通过第一齿轮互相啮合,可以使得其中一个第一齿轮带动另一个第一齿轮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太阳齿轮,太阳齿轮的外侧啮合有行星齿轮,行星齿轮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四连轴,行星齿轮与齿圈互相啮合,通过太阳齿轮与行星齿轮互相啮合,使得太阳齿轮与行星齿轮可以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轴的底端设置有螺纹,螺纹与连接块螺纹连接,连接块与啮合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啮合装置设置不少于两个,因此,通过啮合装置互相啮合,可以使得其中一个啮合装置带动另一个啮合装置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外侧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管道,通过波纹管,起到减小震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四连轴的底端设置有螺纹,螺纹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固定爪,通过固定爪,可以固定通过外壳的入口进入的样品。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过压破损的食品密封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泽然,未经苏泽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4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天然超疏水材料及其应用
- 下一篇:容器和容器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