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伪油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3784.9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9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雷云祥;王梦竹;黄小波;刘妙昌;吴华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9/38 | 分类号: | C07D309/38;C09K11/06;C09D11/50;C09D11/17;C09D11/037;B41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32503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磷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防伪 油墨 | ||
本发明涉及磷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机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伪油墨。有机磷光材料,具有如下结构通式:其中,X和Y各自独立的选自H和卤素中的任一种。本发明的有机磷光材料,具有较小的分子量以及较对称分子构型,具有优异的结晶性,具有优异的磷光性能,可用于防伪油墨,对物品进行防伪处理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磷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机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伪油墨。
背景技术
磷光材料在撤掉激发源以后还会有一段从几十微秒甚至到几十分钟不等的肉眼可见的余晖,所以相比常见的荧光发光材料在抗干扰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在生物成像,器件、加密防伪等领域。
然而,现有的磷光材料合成复杂,成本高昂。且大多数磷光材料只能在结晶很好的情况下才能发光,在粉末或者无定型态磷光就会消失。因此极大的限制了磷光材料的实际应用。所以很有必要开发出简单有效、经济且具适应性良好的磷光材料。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有机磷光材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磷光材料合成复杂、磷光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原料成本低,且操作简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油墨。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防伪油墨的书写或打印方法,以实现防伪加密效果。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有机磷光材料,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其中,X和Y各自独立的选自H和卤素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有机磷光材料,具有较小的分子量以及较对称分子构型,具有优异的结晶性。即便在研磨变成粉末态后仍然可以维持较好的结晶态,仍然保持着较好的磷光性能,即具有肉眼可见的绿色余晖。或者采用快速重结晶的方法处理得到的材料也具有较好的结晶态以及优异的磷光性能。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X和Y为相同的基团。当X和Y采用相同的基团,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结构的对称性,改善结晶性能。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磷光材料的结构式选自如下任一种:
本发明的上述有机磷光材料,在300nm紫外灯照射下只发出绿色的磷光且发射波长在515nm左右,但不发荧光,显示了比较罕见的发光现象。并且,本发明的有机磷光材料,在撤去激发源以后会有2s左右的肉眼可见的明亮绿色余晖,磷光寿命从38ms~442ms,且最高磷光量子产率可达到16.3%。在360nm紫外光照射下,显示出发射波长为450nm左右的青色荧光,撤去激发源以后没有明显的肉眼可见余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有机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X和Y不同时,化合物B与化合物和化合物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A;
或者,当X和Y相同时,化合物B与化合物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A;
其中,化合物B的结构式为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化合物B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2,6-二甲基吡喃酮进行溴代反应,所述溴代反应采用的溴代剂可以为NB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37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