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仓及其仓顶的施工方法、仓顶的钢结构支模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3533.0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郭延义;代国彬;张啸;吴锦辉;沈佳;余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26 | 分类号: | E04H7/26;E04G11/36;E04G11/48;E04G11/52;E04G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仓 及其 施工 方法 钢结构 体系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筒仓及其仓顶的施工方法、仓顶的钢结构支模体系,该仓顶的钢结构支模体系,包括环形阵列分布设置在筒仓的仓壁上的牛腿支座,设置在所述牛腿支座上呈圆弧形体结构的钢结构支模,所述钢结构支模包括整体呈圆弧形体结构的螺栓球网架,所述螺栓球网架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支托连接有模板。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承载力强、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效应,实现多工种的交叉作业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仓及其仓顶的施工方法、仓顶的钢结构支模体系。
背景技术
筒仓结构在目前主要用于粮仓、煤仓等农业筒仓或者工业筒仓。筒仓的仓顶一般为圆锥体结构,筒仓的仓顶的厚度一般为1米左右,其厚度较厚。混凝土结构的筒仓,其仓顶外轮廓面为半球体结构,但是仓顶的整体立体形状为外凸内凹的弧体形状,其中弧体形状可以小于或者等于1/2的空心圆球体,犹如切开一半的篮球。混凝土结构筒仓及其仓顶的常规施工方法为:在筒仓的侧壁施工完毕之后,在筒仓内搭设由横杆、竖杆及斜撑杆构成的竖向排架、在筒仓的仓壁上搭设水平向的钢结构支撑,在竖向排架上设置仓顶的模板、绑扎钢筋、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形成厚度的仓顶,在仓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排架及模板。此方法由于一次浇筑混凝土形成的仓顶的厚度较厚,则在筒仓内需要搭建竖向排架,以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形成仓顶以及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之前的承载力。并且竖向排架在搭建和拆除施工的周期均较长,竖向排架在搭建和拆除施工的人工成本较高,搭建竖向排架的材料成本较高;竖向排架的拆除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坍塌或者杆件掉落砸伤施工作业人员引发安全事故,竖向排架占用了筒仓的仓顶以内的操作空间,筒仓内部与仓顶发生干涉,不便于交叉施工作业。另外,由于仓顶是超厚超高的环境下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施工,搭建的竖向排架很可能由于承载力不足以支撑混凝土浇筑的重力而造成坍塌等重大安全事故,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筒仓及其仓顶的施工方法、仓顶的钢结构支模体系,以解决施工周期长及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仓顶的钢结构支模体系,包括:环形阵列分布设置在筒仓的仓壁上的牛腿支座,设置在所述牛腿支座上呈圆弧形体结构的钢结构支模,所述钢结构支模包括整体呈圆弧形体结构的螺栓球网架,所述螺栓球网架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支托连接有模板。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仓顶的钢结构支模体系,所述牛腿支座上预埋有埋件螺栓,所述牛腿支座通过所述埋件螺栓连接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设置在所述螺栓球网架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仓顶的钢结构支模体系,所述螺栓球网架为四角锥螺栓球节点网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仓顶的施工方法,
在筒仓的仓壁施工完毕之后,设置上述的仓顶的钢结构支模体系;
在钢结构支模体系上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圆弧形体结构的仓顶。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圆弧形仓顶的施工方法,将总厚度的圆弧形体结构的仓顶分为多层顶板施工,并以前一层顶板为自承受力的辅助承载体进行后一层顶板的施工。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仓顶的施工方法,所述多层顶板施工的方法,包括:
在钢结构支模体系的模板上绑扎钢筋形成前一层钢筋笼,对前一层钢筋笼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前一层顶板;
待前一层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之后,以前一层顶板为自承受力的辅助承载体在其上绑扎钢筋形成后一层钢筋笼,对后一层钢筋笼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后一层顶板。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仓顶的施工方法,待最后一层顶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之后,拆除钢结构支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3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件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向交互技术的井下救援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