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蝉喷咽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1439.1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0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马融;张喜莲;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K9/12;A61K47/46;A61K45/06;A61P11/04;A61P21/00;A61P25/14;A61P29/00;A61P31/04;A61P31/12;A61K31/045;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张会雪 |
地址: | 30019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蝉喷咽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蝉喷咽剂及其应用,该金蝉喷咽剂,其主要组分及其质量份数为:金果榄6~10份,胖大海6~10份,射干6~10份,玄参10~15份,蝉蜕3~6份,薄荷3~6份,冰片0.1~0.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金蝉喷咽剂在制备辅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金蝉喷咽剂可辅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之发声性抽动(外风引动证),改善发声性抽动症状以及中医证候,即方便患儿携带使用,安全性又高,为临床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蝉喷咽剂及其作为辅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以不自主、快速、无目的、反复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部分患儿可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等诸多行为问题。由于目前仅能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对抽动障碍进行诊断,缺乏一个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使得其流行病学研究成为一个难点。因此,国内外尚缺乏跨地区、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据目前调查显示,抽动障碍好发于5~10岁的儿童,且男孩多于女孩,其男女比例为(3~5):1。
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以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为主,其中以发声性抽动为首发症状者占12%~37%,该症状主要是由喉部、咽部、口腔部等肌肉抽动而引起的异常发声,可表现为清嗓子、喉中“嗯嗯、吭吭”声、咯咯声、尖叫声、犬吠声以及秽语等。运动性抽动可涉及肢体各个部位肌肉的抽动,可表现为挤眼、皱鼻、摇头、耸肩、鼓肚子、四肢抖动等。除了抽动症状外,患儿还可能伴有情绪或行为障碍,例如抑郁焦虑、脾气暴躁、胆量较小、冲动任性、暴力行为等,易引起周围人的关注或嘲笑,给患儿的学习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抽动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神经免疫、心理状况及环境等因素相关。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以及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抽动障碍的药物主要有氟哌啶醇、硫必利、阿立哌唑、可乐定等,但其常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嗜睡、乏力等各种不良反应,对患儿身体造成危害,使其依从性较差。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包括习惯逆转训练、综合行为干预、暴露与回应阻止与认知行为疗法等,但其临床疗效有限,加之因为心理治疗师较少,且人们的接受程度普遍较低,使其普及率较低。因此,一个绿色、安全、有效且容易接受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正是中医治疗的特色优势。
中医对儿童抽动障碍尚未有统一的命名,通常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类为“慢惊风”“肝风”“抽搐”“瘈瘲”等。大多数医家认为,风邪为其主要病理因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风胜则动”。风邪又可分为外风与内风,因此抽动障碍的病机常出现外风与内风相兼的特点。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极易受外风侵袭,外风通过口鼻侵入肺卫,风为阳邪,郁闭于内,进而化热,通于肝气,而致肝风内动,内外合邪,从而导致抽动的发生。中医治疗抽动障碍包括内服汤药、针灸、推拿、耳针等方法,虽然其安全、有效,但让患儿长期坚持,显得难以接受。因此,研究更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我们未来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蝉喷咽剂,该金蝉喷咽剂可辅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之发声性抽动(外风引动证),改善发声性抽动症状以及中医证候。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金蝉喷咽剂,其主要组分及其质量份数为:金果榄6~10份,胖大海6~10份,射干6~10份,玄参10~15份,蝉蜕3~6份,薄荷3~6份,冰片0.1~0.5份。
更优选地,金蝉喷咽剂的组分还包括甜叶菊1~3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金蝉喷咽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水煎25分钟,制成液体,生药浓度为0.05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14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结构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压储水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