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电混合加热炉钢化炉及其加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8052.0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9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廷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汉能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12 | 分类号: | C03B27/012 |
代理公司: | 嘉兴嘉科嘉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8 | 代理人: | 路忠琴 |
地址: | 3141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加热炉 钢化炉 及其 加热 方法 | ||
本发明公涉及钢化炉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气电混合加热钢化炉及其加热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上加热装置和下加热装置,所述上加热装置与下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若干输送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炉体两侧的燃气加热装置,所述燃气加热装置包括罐体与排布于罐体内壁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并连通于所述炉体内腔,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伸出罐体并连接有第一空气压缩机,所述罐体的一端安装有燃烧器以对罐体的内部进行加热,罐体的侧壁开设有排放废气的废气口。本发明有效提升了加热效率,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化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气电混合加热炉钢化炉及其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家用、产业等各个领域,随着人们对钢化玻璃品质要求的提高,现有的加热方式和加热元件的结构,影响到高品质钢化玻璃的生产。
现有的钢化炉一般采用电加热的方式,由于电加热的需要利用电能对加热炉进行加热,其加热效率较低,且由于电能是二次能源,是由煤炭或天然气转化而来,相比燃气作为热源能耗大,若单独采用燃气进行加热,则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若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回收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电混合加热炉钢化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电混合加热炉钢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上加热装置和下加热装置,所述上加热装置与下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若干输送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炉体两侧的燃气加热装置,所述燃气加热装置包括罐体与排布于罐体内壁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并连通于所述炉体内腔,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伸出罐体并连接有第一空气压缩机,所述罐体的一端安装有燃烧器以对罐体的内部进行加热,罐体的侧壁开设有排放废气的废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钢化炉进行工作时,通过设置电加热装置与燃气加热装置,通过燃烧器对罐体内腔进行加热,从而对进入到导热管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并最终进入到炉体内起到加热作用,大大提升了对炉体的加热效率,并通过电加热装置与燃气装置之间的配合工作,能够在提升加热效率的同时,减少能源的损耗,并降低由于燃烧燃气而排放的废气,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其能够单独使用燃气加热装置与电加热装置,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内设置有两组导热管,两组导热管的端部按水平方向连接于所述炉体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组导热管,以进一步提升对炉体的加热效率,并提升对炉体内加热的均匀度,保证对玻璃的钢化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两组按竖直方向排布的燃气加热装置,两组燃气加热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输送辊的上方与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别设置于炉体两侧的两组燃气加热装置对炉体内的玻璃进行加热,以进一步提升对玻璃加热的均匀度,从而提升钢化玻璃最终的成品品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热交换箱,所述热交换箱顶部连接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热交换箱的底部连接有接入炉体内部的第二出气管,所述热交换箱内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热交换箱并接入到炉体内部,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伸出热交换箱并接有第二空气压缩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钢化炉进行工作时,炉体内的热气通过第二出气管进入到热交换箱内,外界的冷空气进入到进气管内,并最终进入到炉体内部,与其内部的热气产生对流,当冷空气经过进气管时,与位于热交换箱内的热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排出热气的温度,同时对进入到外界的冷气进行加热,降低了热能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汉能玻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汉能玻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8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流控芯系统
- 下一篇:一种陶瓷纤维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