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作识别的病患辅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3254.6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5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动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70 | 分类号: | G16H20/70;G16H50/20;G06K9/00;G06K9/62;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作 识别 病患 辅助 系统 | ||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作识别的病患辅助系统,包括影像采集模块、语音录入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与判定模块;所述影像采集模块用于进行采集影像信息,所述语音录入模块用于采集语音信息,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影像信息与语音信息,并将影像信息与语音信息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影像信息进行处理,并进行动作分析得到动作判定结果,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影像信息与语音信息进行处理进行身份判定;所述判定模块对动作判定结果进行处理得到最终辅助数据。本发明能够更好的为医生提供病患判定的数据,让该系统更加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作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作识别的病患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动作识别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被广泛运用在人机智能交互、虚拟现实和智能监控等领域。在医疗康复领域,使用现有的机器人辅助康复成本高、代价大且需要指定康复地点,而传统的人工康复又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利用动作识别技术的辅助医生进行病患判定的系统成为大势所趋,它通过患者完成指定动作进行动作识别来为医生提供辅助数据,能够为医生提供判定并且的数据。
现有的病患辅助系统,对医生进行辅助作业的效果不够好,不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为医生提供辅助数据的准确性不够高,给病患辅助系统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动作识别的病患辅助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病患辅助系统,对医生进行辅助作业的效果不够好,不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为医生提供辅助数据的准确性不够高,给病患辅助系统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动作识别的病患辅助系统。
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发明包括影像采集模块、语音录入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与判定模块;
所述影像采集模块用于进行采集影像信息,所述语音录入模块用于采集语音信息,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影像信息与语音信息,并将影像信息与语音信息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影像信息进行处理,并进行动作分析得到动作判定结果,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影像信息与语音信息进行处理进行身份判定;
所述判定模块对动作判定结果进行处理得到最终辅助数据。
优选的,所述影像采集模采集影像信息与动作处理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一:进行一次光源标定,再确定空间中物体的位置得到深度图像,以“激光散斑”为光源,激光射到粗糙物或穿透毛玻璃后形成衍射斑点,通过红外摄影机发射激光散斑,红外摄像头分析红外光谱后将散斑信息传给处理芯片,在可视空间内,每隔一定的距离取一个参考面,记录其散斑图案,将这些参考面组合就形成了整个空间的散斑图案,完成了光源标定,由于激光散斑的随机性,空间中每个物体的散斑图案各不相同,将每个物体的散斑图案分别与每个参考面散斑图案做互相关运算,依据运算结果可确定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等,再经过插值运算即可得到场景的三维形状,即深度图像;
步骤二:发现人体:通过对背景和人体的分割,输出人体轮廓,首先着重扫描靠近的区域,该区域极大可能的存在用户,其次逐个像素的扫描以上区域的深度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形视觉技术,包括边缘检测、噪声阈值处理、提取目标特征点等技术将人体从背景中分离,最为跟踪到的人体创建“分割遮罩”;
步骤三:识别人体部位:系统汇总不存在存储人体部位与动作姿势相关的匹配模型数据库,通过利用骨骼跟踪学习技术--Exemplar系统进行机器学习识别人体部位,在这一阶段Exemplar系统扫描深度图像的每个像素,并在“随机决策库”中搜索,通过概率推测的方法来判断该像素属于人体的具体部位;
步骤四:识别人体关节:对步骤三的每个部位的像素进行评估,同样利用机器学习,通过近似概率匹配,得到人体部位的关节点,将这些关节点合成整体,形成了人体骨架模型,此时得到的是人体骨骼的三维坐标,需要通过数学处理,将三维坐标转化为显示在屏幕上的二维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动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动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3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