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弹棒形材料的全自动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9532.0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2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铮;雷勇;高博超;王蕾;常步;苏旭武;熊盛辉;胡凌辉;王孙强;王欣;姚亚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内蒙合成化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杨宏伟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弹棒形 材料 全自动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弹棒形材料的全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上料装置、端切装置、打孔装置、清孔装置、下料装置、废料清扫装置、物料输送装置及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包括转盘和工作平台,转盘安装在工作平台中间的圆孔内,所述上料装置、端切装置、打孔装置、清孔装置、下料装置和废料清扫装置依次等间距安装在转盘四周,形成上料、端切、打孔、清孔、下料工位和、清扫六个工位,转盘上设有六个工位对应的六个粘弹棒材夹持装置;本发明利用物料输送装置将料盘沿着固定路径输送;转盘转动过程中六个工位进行相应动作加工,实现粘弹棒形材料的自动加工。本发明加工效率高,精度高,可自动化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材料切割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粘弹棒形材料的全自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粘性、弹性棒形材料简称粘弹材料,在航空航天、化工、矿产、医疗等诸多行业广泛应用。而当粘性、弹性棒形材料切割时,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往往容易出现棒料在切割过程中变形,切断后尾料与棒料粘连在一起不分开,棒料切口不平整,以及尾料与工作台或切刀粘连等问题,且缺少能分别完成多段长度尺寸要求相近棒料的端切的装置,目前市场上能解决上述问题,且能快速高效高精度的对这些粘性、弹性棒形材料进行端切的装置尚未存在。另外,粘弹棒材打孔时也存在钻孔困难,无法准确获取所需孔径,容易导致材料加工变形,对于粘弹材料的端切和打孔自动化生产线更是没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弹棒形材料的全自动加工装置,是一种运行稳定、产品精度高、变形小、切口质量好,能把所有尾料集中收集,能分别完成多种长度尺寸的粘性、弹性棒形材料的端切和打孔自动化生产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粘弹棒形材料的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上料装置、端切装置、打孔装置、清孔装置、下料装置、废料清扫装置、物料输送装置和转盘,所述机架中部设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中部设有圆孔,所述转盘安装在工作平台中间的圆孔内,所述上料装置、端切装置、打孔装置、清孔装置、下料装置和废料清扫装置依次等间距安装在转盘四周,形成环绕转盘的六个工位,分别为上料工位、端切工位、打孔工位、清孔工位、下料工位和清扫工位,所述转盘上设有六个工位一一对应的粘弹棒材夹持装置;
所述粘弹棒材夹持装置包括载料平台和设于载料平台四周的收集槽,所述载料平台上设有用于容纳粘弹棒形材料的载物槽,所述收集槽为环绕载料平台的溜槽,所述收集槽靠近转盘边缘一端设有溜槽出口,所述溜槽出口设有一个可以开合的门型挡板,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用于打开门型挡板的开门机构;
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用于将承接粘弹棒形材料的料盘沿着固定路径输送;
所述上料装置设于上料工位,用于将料盘内带加工的粘弹棒形材料吸附上料到上料工位处的粘弹棒材夹持装置上;
所述端切装置设于端切工位,用于对端切工位处粘弹棒材夹持装置上的粘弹棒材进行端切;
所述打孔装置和清孔装置分别设于打孔工位和清孔工位,用于对处于相应工位内的粘弹棒形材料进行打孔和清孔;
所述下料装置设于下料工位,用于将下料工位处已经加工好的粘弹棒形材料下料至物料输送装置的空料盘上;
所述废料清扫装置用于清扫已经下料后的粘弹棒材夹持装置内的废料,进行下次上料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槽为与待切粘弹棒形材料尺寸匹配的半圆形截面凹槽,所述载料平台上设有至少两个取料槽和至少两个导刀槽,两个取料槽位于载料平台的中间部分,且与载物槽垂直设置,所述导刀槽设于取料槽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内蒙合成化工研究所,未经湖北工业大学;内蒙合成化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9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