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7295.4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4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萧锡辉;李灿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16 | 分类号: | C07D487/16;C07D471/22;C07D519/00;C07D513/22;C07D491/22;C07D487/22;C07D495/22;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向薇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氮杂环 有机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电致发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氮杂环的有机化合物,包含其的高聚物、混合物、和组合物,及其在有机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本发明涉及的有机化合物可作为主体材料应用于电致发光器件中,特别是OLED器件中。按照本发明涉及的有机化合物可通过与合适的客体特别是磷光客体或TADF发光体配合,能提高其作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及寿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成本低、效率高、寿命长、低滚降的发光器件的解决方案。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0月2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1029851.8、发明名称为“一种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光电材料在合成上具有多样性,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以及优良的光学与电学性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光电器件(例如平板显示器和照明)的应用方面具有广视角、反应时间快、工作电压低、面板厚度薄等优势,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为了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各种基于荧光和磷光的发光材料体系已被开发出来,使用荧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但其在电气激发下其内部电致发光量子效率被限制为25%,这是因为电流产生的激子的单重激发态和三重激发态的比例为1:3。与此相反,使用磷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已经取得了几乎100%的内部电致发光量子效率,因此磷光发光材料的开发已被广泛研究。
发光材料(客体)可与基质材料(主体)一起用作发光材料以改善颜色纯度、发光效率和稳定性。由于当使用主体材料/客体体系作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时,主体材料对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特性影响很大,因此主体材料的选择很重要。
目前,4,4’-二咔唑-联苯(CBP)是已知的最广泛用做磷光物质的基质材料。近年来,日本先锋公司(Pioneer)等开发了一种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使用BAlq(二(2-甲基)-8-羟基喹啉合-4-苯基苯酚铝(III))、菲罗啉(BCP)等化合物作为基质。
在现有材料设计中,人们倾向于采用含有电子传输基团和空穴传输基团进行组合,设计成双极性传输的主体,有益于电荷传输的平衡,如专利US2016329506、US20170170409等所述,或如专利CN104541576A公开的一类三嗪或嘧啶的衍生物。利用双极性传输的分子做主体,能够获得不错的器件性能。但所获得的器件性能和寿命仍有待提高。
因此,现有技术,特别是主体材料解决方案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基于含氮杂环的有机化合物、高聚物、混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旨在提供一类新型的主体材料,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N有机化合物,具有如通式(1)所示的结构:
其中:
Ar1、Ar2、Ar3各自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具有6-20个环原子的芳香基团或取代或未取代具有6-20个环原子的杂芳香基团;
Z选自CR2或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72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