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复合3D打印丝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2949.4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6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呈杰;周冠辰;古俊飞;付素雅;刘文明;聂孙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18 | 分类号: | B22F10/18;B22F10/64;B22F1/00;B33Y10/00;B33Y40/20;B33Y70/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地址: | 23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高分子材料 复合 打印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复合3D打印丝的制备方法,涉及金属制造技术领域,基于现有的金属3D打印丝的韧性差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将高分子连接剂、石蜡、硬脂酸等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密炼机将金属粉末和此配方充分混合均匀,通过调整高分子连接剂和金属粉末的比例来控制3D打印丝的的韧性,制得的复合材料后由单螺杆挤出拉丝,再经由打印‑脱胶‑烧结工艺制得金属成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金属熔融沉积造型方法,可制得直径在1.75±0.02mm的3D打印丝;经试验验证,本发明制得的3D打印丝经熔融处理后得到的毛坯的断裂强力好、伸长率好,且经烧结后的烧结坯外表光滑无裂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复合3D打印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3D打印”非常流行,是一个大家热议的词汇。虽然3D打印是新概念,但并不是一个新技术,因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内外各研究院所就已经开始研究,其专业术语里称为“快速成型”或“快速制造”(英文简称RP)现在也有人称之为“增材制造”,这个说法是从3D打印的特殊制造方式而提出来的。
目前金属3D打印主流方法有三维印刷工艺(3DP)、激光选区烧结/熔融(SLS/SLM)等。三维印刷工艺(3DP)即三维立体打印的技术,是利用普通打印机的原理,将打印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把原料装入机身,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用激光注射器将原料一层一层累积起来,最后将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激光选区烧结(SLS)工艺是利用各类粉末状材料成形的。将材料粉末铺洒在已成形原型或零件的上表面,并用平整辊压平;用高强度的CO2激光器在刚铺的新层上扫描出成形件该层的截面;材料粉末在高强度的激光照射下被烧结在一起,得到成形件的新截面层,并与下面已成形的部分连接;当一层截面烧结完成后,铺上新的一层材料粉末,压实后再有选择地烧结下层截面。用风机吹去浮贴在表面的粉末即可得到烧结原型或零件。但是,由于对多种金属及合金粉末材料的成形技术研究还不成熟,导致技术难度大,且制造成本高。
专利CN110273076A公开了一种金属3D打印用铝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包括配料→压制成型→真空感应炉熔炼→合金浇铸→锻造→热轧→丝材拉拔→连续电解抛光清洗→热处理校直。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下:制备的金属3D打印丝的韧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的金属3D打印丝的韧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复合3D打印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比为8:1-40:7,将金属粉末和高分子连接剂置于密炼机中混合至应力稳定;
(2)按照质量比为10:3-16:3,依次将石蜡、硬脂酸加入密炼机中,混匀得到密炼材料;
(3)将步骤(2)中制备的密炼材料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3D打印丝,收卷成品;
(4)将步骤(3)中制得的3D打印丝经过熔融3D打印设备挤出成型,制得毛坯;
(5)将步骤(4)中制得的毛坯放入烘箱中缓慢升温至400℃,保温至产品内部连接剂完全分解,获得高排坯;高排坯出炉后称重计算产品高排脱机率,产品失重部分为连接剂成分;
(6)将步骤(5)中制得的高排坯放入真空烧结炉,1360-1400℃下烧结2h,制得烧结坯;
(7)烧结坯经过后处理得合格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29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