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镦拔变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2675.9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5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燕;辛洋阳;李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B21J5/00;B21J5/08;B21J5/06;B21J1/06;C22F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b6 钛合金 规格 棒材镦拔 变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镦拔变形方法,包括将TB6钛合金棒材在β相变点下10~40℃加热预定时间;将棒材镦粗;采用六方拔长的锻造方式进行多道次拔长;并进行倒棱、平头和滚圆。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用多道次六方拔长的方式,并控制变形量和变形道次,可以使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各部位的变形均匀,消除变形死区和心部过热,同时实现从圆棒到六方形再到圆棒的变形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材料锻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镦拔变形方法。
背景技术
TB6钛合金是一种典型的近β型钛合金,名义成分为Ti-10V-2Fe-3Al。该合金的主要特点是比强度高、断裂韧性好、锻造温度低、淬透性好,该合金大量应用于直升机旋翼系统的中央件和连接件。TB6钛合金由于铸态组织晶粒粗大不能直接用于锻件的制备,需经过多火次锻造使其晶粒细化。钛合金棒材锻造时,由于钛合金传热系数较小,导致钛合金内部区域有较大温升容易出现局部过热,而出现组织与性能的不均匀现象,甚至会产生β斑。生产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变形程度和变形速率来减轻形变热效应,从而防止B斑的产生。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300mm)锻造时,为了保证组织和性能的一致性,需要进行反复镦拔,常规的拔四方,棒材会存在变形死区,棒材不同部位变形的不均匀程度较大,心部易形成过热。不合理的锻造工艺,使得棒材的原始组织得不到充分破碎,棒材低倍组织容易产生晶粒粗大且不均匀,高倍组织中分布有大块或条状仅相等缺陷。这些缺陷最后将遗传到锻件中,最终导致锻件组织和性能不合格。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镦拔变形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改善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锻造过程中变形不均匀和组织性能的不均匀。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利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TB6钛合金大规格棒材镦拔变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TB6钛合金棒材加热预定时间,加热温度在β相变点下10~40℃;
步骤二:对加热后的棒材进行镦拔,以8~15mm/s的速度将棒材镦粗,速度大于8~15mm/s,会造成棒材芯部过热,组织粗大,小于的话,会延长整个锻造过程,造成终锻温度过低,锻件表面质量较差,出现裂纹等;
步骤三:拔长第一道次,将棒材翻转90°,使得棒材自身的轴线与锤砧平行,开始拔六方,每锤锻造速度8~15mm/s,压下量为50~100mm,每压一锤后使棒材沿自身轴线翻转旋转120°,采用六方拔长的锻造方式,可使棒坯内外各处变形均匀,能够改变中心层原始β晶粒单一的取向,减少棒材心部和边缘的组织差异,第一道次采取大变形可保证棒材心部的组织充分破碎,细化晶粒;
步骤四:拔长第二道次,棒材沿自身轴线翻转120°进行第二道次锻造,本道次开始分锤,将棒材分两部分进行锻造,先将第一部分放在下砧面上,压下量为30~50mm,第一锤完成后,将棒材剩余部分放在下砧面上,第二锤下压30~50mm;将棒材沿自身轴线翻转120°,重复本步骤的第一锤和第二锤的操作,将棒材沿自身轴线再翻转120°,重复该步骤的第一锤和第二锤的操作;该步骤的变形量防止打六方的过程中变形量过大而出现斜六方;
步骤五:拔长第三道次,重复步骤四的操作;
步骤六:拔长第四道次,重复步骤四的操作,每一锤的变形量为10~40mm,由于到本步骤时,棒材的直径变小,通过调整变形量来防止打六方的过程中变形量过大而出现斜六方;
步骤七:倒棱,将棒材沿自身轴线翻转60°倒棱,每翻转一次压下量5mm~30mm;
步骤八:平头,将棒材旋转90°,将棒材两端突出的部位镦平,再将棒材旋转90°回到平头前的位置;
步骤九:滚圆,将棒材沿自身轴线翻转30°滚圆,每翻转一次压下0~10mm,小的变形量可以保证棒材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26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