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动实现臭氧自血疗法的医用臭氧治疗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72200.X | 申请日: | 202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0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明东;刘邈;倪广健;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实现 臭氧 疗法 医用 治疗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三氧治疗领域,为提出实现自动化三氧自血治疗的仪器设备,为此,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可自动实现臭氧自血疗法的医用臭氧治疗仪,包括:质控阀、纯氧生成装置、节流减压阀、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管路、三氧浓度监测装置、电子控制单元、三氧发生器、废气催化处理装置、取气单向阀、定量取气装置、排气单向阀,气体终末过滤器、血袋构成;还设置有程控节流阀、输血器和血流量传感器,血袋恒温加热片。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医疗器械设计制造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三氧治疗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实现三氧自体血疗法的医用三氧治疗仪设计。
背景技术
三氧自体血疗法是由医护人员,将病人自己的静脉血抽出一定数量,加入医用三氧气体(O3)混合均匀,回输体内,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三氧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三氧自血治疗包括大自血和小自血治疗。大自血一般由取血装置抽取静脉血100~200ml/次,经适量三氧处理后回输到患者静脉血管内;小自血一般由注射器抽取静脉血5~10ml/次,经三氧处理后进行肌肉注射。
在三氧自体血疗法治疗过程中,需要联合控制三氧浓度和三氧/氧气混合气体输入量,以便计量入血三氧的剂量,是治疗中重要的环节。目前常见的医用三氧发生器可实现预置浓度的三氧生产,其预置浓度一般可在10~150mg/L范围内进行调节,临床上进行大自血治疗的典型治疗浓度50~55mg/L。
目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进行三氧大自体血疗法,一次约耗时10~30分钟,除依赖医用三氧发生器预置浓度制取三氧气体外,其余操作均需护理人员手动完成,如定量取血,定量取气,
振荡混合,回输等,操作步骤较多,占用大量护理工作时间,并存在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所以,临床上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大部分操作的三氧自血治疗装置,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小技能需求。
与本案最相近的专利为申请号CN109568699A,描述了一种一体化三氧自血治疗仪,以空气为源气体,通过自带制氧机进行制氧,制三氧,并通过混合器完成三氧混血操作,理论上可实现自动化三氧自血治疗。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空气为源气体的分子筛制氧机使用的高效率分子筛耗材成本很高,但其对空气中氮气的吸收率也无法达到100%,混入三氧发生器中的氮气在常用的介质阻挡放电型三氧发生器中容易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仪器本身只对三氧/氧气混合气体流量进行计量,不能精确实现定量气体混血和对三氧浓度的控制,会导致入血三氧剂量失控;混合单元采用固定式可清洗复用设计,其清洗过程复杂,应用人血介质容易导致交叉感染,患者接受度较低;自动化操作时,若混合器中发生严重的溶血现象易被忽略,不经确认回输患者体内,会危及患者生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出实现自动化三氧自血治疗的仪器设备,为此,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可自动实现臭氧自血疗法的医用臭氧治疗仪,包括:质控阀、纯氧生成装置、节流减压阀、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管路、三氧浓度监测装置、电子控制单元、三氧发生器、废气催化处理装置、取气单向阀、定量取气装置、排气单向阀,气体终末过滤器、血袋构成;
工作时:
质控阀开向废气端,纯氧在节流减压阀控制下进入,在流量传感器检测下进行管路残存气体吹排,完成吹排后,三氧浓度监测装置再完成一次零浓度点标定;
开始按预置的浓度进行三氧制备,在三氧浓度监测装置的反馈下,电子控制单元驱动三氧发生器进行三氧制取;同时电子控制单元按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反馈开闭继续控制节流阀输入纯氧的速度;开始浓度不稳定的三氧/氧气混合气体经质控阀直接排入废气催化处理装置,三氧经催化分解后再排入空气,随着产生三氧的浓度和压力均稳定下来,质控阀开向生产端,定浓度定压力的三氧气体经过取气单向阀,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定量取气装置的活塞运动,定量抽取管路内三氧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2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