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5619.2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8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付正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正谋 |
主分类号: | C09D11/107 | 分类号: | C09D11/107;C09D11/03;C09D1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刘培越 |
地址: | 4655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印刷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印刷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40‑60份、纳米复合填料5‑10份、功能助剂3‑5份、大豆油脂肪酸乙酯10‑20份、防结皮剂3‑5份、连接剂25‑30份、消泡剂1‑3份和增滑剂5‑10份;本发明还公开该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大豆油脂肪酸乙酯和连接剂为主料,通过添加纳米复合填料、功能助剂、防结皮剂、消泡剂和增滑剂制备印刷油墨,本发明制备的印刷油墨无重金属添加物,无有害有机添加物,具有环保无污染、耐热性能高、吸附性好、抗菌性能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墨制造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环保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由有色体(如颜料、燃料等)连接料、填充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能进行印刷,并在印刷体上干燥,是有颜色、具有一定流动度的浆状胶粘体。因此,颜色(色相)、身骨(稀稠、流动度等流变性能)和干燥性能是油墨的三个重要性能。油墨的重量很多,物理性质也不一样,有的很稠、很粘,有的以植物油作为连接料,有的用树脂和溶剂或水等作连接料。这些都是根据印刷的对象即承印物、印刷方法,印刷板材的类型和干燥方法来决定。
现有技术中,油墨刺激性气味比较大,在密度、固着速度、油墨光泽等印刷数据方面仍然存在缺陷。目前,应用于出版印刷的印刷油墨有两种:一种是以聚酰胺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水溶性印油油墨,这类油墨是以有机溶剂为主要溶剂,另一种是以聚氨酯树脂为原料的复合油墨,以双组份聚氨酯复合油墨为例,主剂组分为含有羟基的聚氨酯油,固化剂为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聚氨酯齐聚物,由于主剂组分与固化剂发生反应,主剂组分中通常使用苯、酮类溶剂,以及固化剂中的异氰酸酯基团均具有很大的毒性。上述两种油墨均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毒,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易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另外,现有油墨耐高温性能差,不满足生产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现有技术中印刷油墨有两种:一种是以聚酰胺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水溶性印油油墨,这类油墨是以有机溶剂为主要溶剂,另一种是以聚氨酯树脂为原料的复合油墨,以双组份聚氨酯复合油墨为例,主剂组分为含有羟基的聚氨酯油,固化剂为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聚氨酯齐聚物,由于主剂组分与固化剂发生反应,主剂组分中通常使用苯、酮类溶剂,以及固化剂中的异氰酸酯基团均具有很大的毒性。上述两种油墨均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毒,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易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另外,现有油墨耐高温性能差,不满足生产技术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保印刷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40-60份、纳米复合填料5-10份、功能助剂3-5份、大豆油脂肪酸乙酯10-20份、防结皮剂3-5份、连接剂25-30份、消泡剂1-3份和增滑剂5-10份;
该环保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纳米复合填料、功能助剂加入反应釜内,然后依次加入连接剂和大豆油脂肪酸乙酯,转速200-300r/min搅拌20-25min,得混合料A;
第二步、向混合料A中加入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升温至60-70℃,转速500-800r/min下搅拌20-25min,然后升温至80-85℃,转速不变的条件下继续搅拌30-35min,得混合料B;
第三步、向混合料B中加入防结皮剂、消泡剂和增滑剂,室温条件下,转速300-500r/min搅拌30-40min,然后静置20-25min,经过三辊机研磨至细度为15μm以下的浆料,即为环保印刷油墨。
进一步地,所述防结皮剂由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大豆油、矿物油和对苯二酚混合而成,且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大豆油、矿物油和对苯二酚的质量比为2-4:1-3: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正谋,未经付正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5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