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户外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5368.8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0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忠;袁亚洲;倪文强;胡慧欣;刘春伟;李乾;薛田;薛居东;魏铁远;荣银萍;罗春华;田耕;池哲;李诗白;崔新梅;于会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安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56;H02B1/28;H02B1/50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吕明哲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外 配电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配电箱,包括水泥墩座,水泥墩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本发明涉及供电配电设备领域。该户外配电箱通过支撑骨和链板等结构设置,防止箱体直接接受日照,利用喇叭状的张口结构,增强了箱体周侧的空气流动,便于箱体的散热,通过导流板和导流槽能够对链板表面的雨水进行导向,具有更强的抗压能力,能够增强对箱体的遮蔽效果,保障箱体内部电气元件的正常稳定运行,通过蓄水装置能够将雨水进行少量的蓄存,利用雨水的蒸发带走链板表面热量,使得链板底部的荫蔽环境能够保持清凉状态,减少夏季箱体的温升。这解决了现有的户外配电箱受阳光日照温升较高,其本身作业环境温度较高,间接影响配电箱散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配电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户外配电箱。
背景技术
在长距离供电传输线路中往往需要配置户外配电箱保障线缆的运输作业,同时方便线缆的故障检修和维护。
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8321698B)公开了一种户外防雨配电箱,包括安装有箱门的箱体,所述箱体上安装有防雨罩。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该装置周边气流流动较缓,不能很好的利用空气气流的流动加速设备内外气流及热量交换,散热速率较慢;2、该装置直接暴露在雨水中,雨水击打箱体后溅落在箱体周边,容易从箱体表面开设的散热通孔等结构进入箱体,致使设备受潮;3、该装置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直接接触日照曝晒,其本身容易因曝晒问题表面温度较高,影响箱体内部元件的运行环境,间接影响气体介质的热交换速率,影响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户外配电箱,解决了现有的户外配电箱受阳光日照温升较高,其本身作业环境温度较高,间接影响配电箱散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户外配电箱,包括水泥墩座,水泥墩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背部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脚座,左右侧的所述脚座之间活动连接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支撑骨。
所述支撑骨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链板,所述链板的左右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侧表面铰接有拉杆,同侧两个所述拉杆相互铰接,且两个拉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缸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水泥墩座的顶面。
所述链板的表面的外沿固定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链板的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蓄水装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骨为曲形,所述支撑骨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骨成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软性胶质,所述导流板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流板左右侧对称固定连接在链板的顶面。
两个所述导流板的内侧表面和所述链板的顶面共同构成导流槽。
所述水泥墩座的背侧固定连接有排水渠,所述排水渠与导流槽的底端开口位置相对。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榫头,所述链板的表面开设有插孔,榫头穿套在插孔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导流槽内壁的底面设置有架空的网板,网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开设在链板的表面,所述装配槽的内侧嵌套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轨道框,所述轨道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铰接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的背侧与橡胶板的背侧转动连接,所述抬升板的内壁的左右侧和橡胶板的顶面的左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折叠布面。
优选的,所述装配槽内壁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橡胶板的左右侧均开设有卡槽,卡条嵌套在卡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抬升板和橡胶板的铰接位置穿套有插杆,插杆的一端插接在导流装置的内壁的侧表面。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安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安澜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53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