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房产营销的光场漫游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1979.5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8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付礼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聚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3/20 | 分类号: | G06T13/20;G06F30/13 |
代理公司: | 郑州盈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6 | 代理人: | 樊羿;张晓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房产 营销 漫游 模型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产营销的光场漫游模型的构建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房屋展示图无法展示空间移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户型CAD图纸利用3D软件绘制出3DMAX模型并输出可被THREEJS模块读取的OBJ模型,其中3DMAX模型储存有房屋结构和全景点位置的信息;S2:在THREEJS模块中使用模型加载器OBJLoader读取OBJ模型;S3:加载模型以以后,循环从模型数据得到墙体、家具和全景点在模型的位置;S4:在全景点上放置用于指示移动和检测碰撞的图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THREEJS和3D建模技术结合,体积小,占用内存少,立体设计方向感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地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房产营销的光场漫游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房屋作为一种商品,其交易过程非常复杂,消费者首先需要对房屋有详细的了解,实地考察自然能够亲身了解最多的信息,但是消费者需要了解的房屋通常不止一处,每次都要亲临现场时间上不允许,并且对于尚未完工的建筑,即使到了现场也只能通过沙盘了解。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事先获取信息进行遴选非常重要。
目前,获取楼盘信息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纸质宣传册,优点是查阅方便,易于保存,但是造价太高,传播速度不够快;第二种是电子宣传图纸,优点是通过手机等终端利用互联网可以迅速传播,而且无实体,没有印刷成本,造价低,但是其不如纸质图纸可以收藏随时翻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微楼书的出现,使电子图纸的应用越来越得到普及。微楼书依托于微信等传播工具,能够迅速传播,而且依靠微信的高点击率,微楼书也能实时被看到。
但是,现有的微楼书仍然是以图片的形式展示,虽然可以用长图来展示全景,或者切换远景近景图片来展示不同的细节,但是在切换两张图片时,是以叠化作为转场,不存在空间移动的过程,使用者通常不会通过图片场景的转换而感知到准确的方向感,无法准确的判断身处其中的感受,可能会影响最终决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房产营销的光场漫游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以解决现有的房屋展示图无法展示空间移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用于地产营销的光场漫游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户型CAD图纸利用3D软件绘制出3DMAX模型并输出可被THREEJS模块读取的OBJ模型,其中3DMAX模型储存有房屋结构和全景点位置的信息;
S2:在THREEJS模块中使用模型加载器OBJLoader读取OBJ模型;
S3:加载模型以以后,循环从模型数据得到墙体、家具和全景点在模型的位置;
S4:在全景点上放置用于指示移动和检测碰撞的图标。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 THREEJS模块首先预定义渲染器、场景、相机、射线、着色器。
进一步的,步骤S2读取OBJ模型的过程包括:
将着色器的材质赋予给OBJ模型;
计算全景点的中心世界坐标并在对应位置放置移动标志做指示和射线检测的作用;
渲染OBJ模型的第一个位置点全景;
初始化第一组可移动三维坐标组。
进一步的,渲染器为WebGLRenderer渲染器,用于设置抗锯齿、着色精度、绘图缓冲等参数值。
进一步的,着色器定制了当前全景和下一个要移动的全景渲染方式,包括了两个场景的盒模型贴图、位置、光照、旋转角度、矩阵等数据。THREEJS渲染器在渲染时会提取着色器代码并做一些自动处理(比如声明常见变量,拼接前缀字符串),然后传入GPU中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聚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未经深圳市聚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19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