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中式FTU控制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8021.0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4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周锐;夏俊雅;郑安豫;于传;杨春玲;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H1/00;H02J13/00;G06F30/20;G06Q10/06;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中 ftu 控制 馈线 自动化 系统 可靠性分析 方法 | ||
集中式FTU控制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涉及集中式馈线自动化系统技术领域。根据集中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工作逻辑、配置开关元件的自动化程度和各种开关的动作特性,将馈线自动化动作过程中的配电网分成六个区域,可靠性分析模型中在故障定位、隔离、恢复三个阶段统计六个区域的参数,最终分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本发明提出计算模型讨论馈线自动化、动作策略、联络开关送电顺序、智能开关的配置方式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该可靠性计算模型在设计供电方式、开关配置、运行中的供电策略等方面有实际参考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中式馈线自动化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集中式FTU控制的馈线 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直接向商业、农业、居民等各类用户直接供电的网络,供电可靠性直接影响 用户体验,据统计用户停电事故80%是由配电网故障引起,因此研究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因素对减少用户停电次数、停电范围,减少经济损失至关重要。馈线自动化可以实现自动 隔离故障区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具有集中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的配网系统,通过FTU实现对配网的自动控制。FTU的测 控功能、配网的控制策略、一次设备的可靠性等都影响配电网的可靠性。目前配网可靠性 研究较多。李卫星等所提出的复杂辐射状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中对复杂放射式配电网提 出了可靠性计算的遍历搜素方法。刘柏私等所提出的复杂中压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分块算 法中采用了分块算法,同块元件具有相同的停电逻辑,减少遍历搜索时间。谢开贵等所提 出的面向开关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中提出了一种面向一次设备的配网可靠性模型。另 外,An overview of reliability model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onsystems with renewable energy distributed generation一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但是, 以上文献并未考虑馈线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Impact of two-stage service restoration on distribution reliability一文中初步考虑了自动控 制装置的影响,将动作过程分自动和人工两部分。Reliabilityevaluation of automated radial distribution system一文中计及了自动控制系统的通信系统、控制中心的可靠度对配网可靠性 指标影响。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distribution systems considering telecontrolled switches and microgrids一文(以下简称对比文献)中进行负荷分类时,考虑了馈线终端的因素。以上文 献对馈线自动化系统的考虑不充分,没有考虑“三遥”系统失效的类型,也没有计及馈线自动 化系统的定位功能。
商海涛等所提出的计及集中式馈线自动化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中计及FTU的失效 情况,及馈线自动化系统的辅助定位功能,但是对馈线的控制策略分析不充分,且采用停 电时间划分负荷类型,算法复杂。
本发明在细分考虑FTU“三遥”系统失效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馈线自动化系统的隔离、 定位功能,对负荷划分区域。对不同控制策略,考虑二次系统故障情况,采用负荷遍历、时间叠加方法,统计得到各个负荷、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本发明充分考虑了馈线自动化的功能、故障因素、控制策略等因素的影响,适用于复杂配电网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集中式FTU控制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并提出计算模型讨论馈线自动化、动作策略、联络开关送电顺序、智能开关的配置方式对 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8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