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频基站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6039.7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0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超;徐慧俊;赖展军;王宇;郑之伦;刘培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36;H01Q1/50;H01Q21/00;H01Q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欧秋望 |
地址: | 5107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天线 | ||
本发明提供多频基站天线,包括反射板及设于所述反射板上的至少一个高频辐射单元和至少一个低频辐射单元,所述低频辐射单元包括辐射臂,所述辐射臂包括依次串接的多个高频带阻滤波单元,所述高频带阻滤波单元为若干个导体段构成的等效LC电路,LC电路由电感L、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构成,具体为电感L、电容C1和电容C2串联后与电容C3并联的电路;设有高频带阻滤波单元的辐射臂与外接的滤波器不同,辐射臂自身的连续性不会受到影响,当与高频辐射单元配合使用时,低频辐射单元有效抑制高频电流并最小化对低频电流的干扰,即抑制了低频辐射单元上高频感应电流所产生的谐波,使高频辐射单元在工作时不受谐波信号干扰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多频基站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发展、新通信频谱、通信制式的引入,支持更多频段、更多制式的多系统共用天线逐渐成为运营商需求的主流产品。支持超多系统、超多频段的天线技术成为基站天线行业开发者的研究热点。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低频振子构建的多频阵列天线,每一个低频振子的周侧设有4个高频振子,当高低频混合组阵时,高低两个频段间容易产生信号传输的干扰,尤其是低频辐射单元对高频辐射单元造成的影响,如:方向图发生交叉极化抬高、波束偏斜、波束畸形等,由此成为了困扰高低频混合组阵天线的技术瓶颈。如图2所示,高频振子受到低频振子的影响,低频振子上产生的高频谐波干扰了高频振子的信号传输,造成其辐射方向图畸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低频辐射单元臂上插入(外接) 带阻滤波器,从而有效的抑制高频电磁波在低频辐射单元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幅度减弱低频辐射单元对高频辐射单元的影响。但由于所采用的带阻滤波器都是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独立的互不直接连接的滤波结构,并由于滤波结构为集总原件,会在振子臂上引入不连续性,因而不仅滤波效果不够好,且会影响振子的匹配,很难满足天线宽频带工作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多频基站天线,用于解决通过在低频辐射单元臂上插入带阻滤波器进行高频带阻滤波时,滤波效果不好且影响低频带振子匹配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频基站天线,包括反射板及设于所述反射板上的至少一个高频辐射单元和至少一个低频辐射单元,所述低频辐射单元包括若干个辐射臂,所述辐射臂包括多个依次串接的高频带阻滤波单元,所述高频带阻滤波单元为若干个导体段构成的等效LC电路;所述LC电路由电感L、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构成,具体为所述电感L、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容C2串联后与所述电容C3并联的电路。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频基站天线包括反射板,以及在反射板上工作的高频辐射单元和低频辐射单元,高频辐射单元一般负责接收高频率信号,对应地,低频辐射单元一般负责接收低频率信号,两者共同配合工作以构成多频基站天线,在多频基站天线中,高频辐射单元设于低频辐射单元的周侧,一般来说,每一个低频辐射单元的周侧都设有若干个高频辐射单元。
如背景技术所述,当高低频混合组阵时,高低两个频段间容易产生信号传输的干扰,尤其是低频辐射单元对高频辐射单元造成的影响,如:方向图发生交叉极化抬高、波束偏斜、波束畸形等,因此,需要解决低频辐射单元上产生高频谐波的问题。
高频带阻滤波单元等效于具有高频滤波功能的LC电路,其中,LC电路的具体电路中包括三个电容,分别为电容C1、C2和C3,以及一个电感L,具体的连接方式为,电感L与电容C1和C2串联后与电容C3并联,构成具有高频滤波功能的LC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6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