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低面粉中麸皮杂质含量的小麦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5542.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7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解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康美达面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5/00;B02B1/00;B02B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汪纲 |
地址: | 234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面粉 麸皮 杂质 含量 小麦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低面粉中麸皮杂质含量的小麦预处理方法,涉及面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工艺如下:1)利用壳聚糖、海藻酸钠以及纳米二氧化钛,制得复合微凝胶纤维;2)配制聚阳离子壳聚糖溶液和聚阴离子海藻酸钠溶液;3)将小麦依次进入到聚阳离子壳聚糖溶液和聚阴离子海藻酸钠溶液中;4)将小麦浸入到复合微凝胶纤维分散液中,经多次循环浸渍处理即可。本发明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小麦麸皮的表面形成由复合微凝胶纤维组成的包覆层,通过减少细小麸皮的形成,以及使部分细小的麸皮附着在大体积麸皮上,使得面粉中的细小麸皮易除去,从而可以降低面粉中细小麸皮杂质的含量,有助于提升面粉的白度以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面粉中麸皮杂质含量的小麦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是三大谷物中作为粮食食用率最高的谷物,也是许多国家人民极其重要的主食。小麦籽粒或颖果可大致分为3个部分:胚乳,胚和麸皮。胚乳中以淀粉和蛋白质为主,胚是以脂类和蛋白质为主,麸皮是以膳食纤维为主。人们所种植的小麦通常会被加工生产成面粉,面粉的制粉率从73%到77%不等,这取决于碾磨工艺、小麦品种和栽培条件等。
中国小麦加工后产生的副产物主要是麸皮。小麦麸皮是指小麦在干磨制粉生产过程中,经过逐道研磨和筛理,除去打碎入粉的胚乳剩下的成分。目前虽然多数面粉厂小麦清理工艺设置比较完善,但在实际加工汇总,人磨净麦中仍含有麦皮、麦毛及麦沟中含有尘土,这是因为小麦经前几道筛、打、吸风、去石等综合清理后,其夹带的杂质及表面杂质虽大都能去除,但在之后的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及溜管的输送过程中,麦粒与麦粒间、麦粒与设备间的摩擦会重新产生一些麦毛、麦皮,另外,经打麦机撕裂而未脱落的麦皮、麦胚也会脱落下来,形成的一些细小的麸皮难以去除,从而使得面粉中夹带杂质影响白度。因此,在小麦加工过程中,降低面粉中夹带的麸皮杂质的含量,对提高面粉的质量以及白度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降低面粉中麸皮杂质含量的小麦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降低面粉中麸皮杂质含量的小麦预处理方法,具体工艺方法如下:
1)配制10-15mg/mL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然后与浓度为0.8-1.0mg/mL的海藻酸钠溶液按1:4-5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与浓度为1.4-1.7mg/mL的氯化钙溶液分别装入针头内径为1-1.3mm的注射器中,设定混合溶液的注射速度为15-20mL/h,氯化钙溶液的注射速度为25-30mL/h,同时注入到快速旋转的双蒸水收集浴中,转速为150-200r/min,将拉伸得到的微凝胶纤维用质量分数80%的乙醇溶液置换10-15min,再用二氧化碳临界点干燥仪干燥至恒重,得到微凝胶纤维,将得到的微凝胶纤维与浓度为20-25mg/mL,pH值为5-5.5的壳聚糖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20-30min,再经二氧化碳临界点干燥仪干燥至恒重,即可得到复合微凝胶纤维;本发明中,利用海藻酸钠和氯化钙的鳌合作用,以同轴注射和水动力学拉伸收集的方法制备了负载有纳米二氧化钛的微凝胶纤维,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可以提高微凝胶纤维表面沟壑的粗糙度,再利用微凝胶纤维与壳聚糖溶液的静电吸附作用,形成一层壳聚糖膜将微凝胶纤维包裹在内,利用二氧化碳临界点干燥技术制得复合微凝胶纤维,得到的复合微凝胶纤维表面具有明显的沟壑,并且粗糙;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经过盐酸溶液处理,利用二氧化钛在pH值低的溶液中,因对粒子表面的羟基吸附氢离子而带正电荷,从而得到带有正电荷的纳米二氧化钛,将带有正电荷的纳米二氧化钛负载在微凝胶纤维上,从而使得得到的复合微凝胶纤维呈正电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康美达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康美达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5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