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N718合金长轴类部件的挤压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3749.4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9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2;B21C23/14;B21K1/06;C22C19/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100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n718 合金 长轴类 部件 挤压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N718合金长轴类部件的挤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正挤压成形方法,通过正挤压变形实现IN718合金轴类锻件成形,挤压过程中坯料各部位产生应变,达到内部组织和性能均匀一致。该方法适用于IN718合金轴类锻件挤压成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成形方法,特别是涉及了一种IN718合金长轴类部件的挤压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IN718合金轴类件目前在锤上或压力机上通常采用模锻、胎模或自由锻成形方法。
采用模锻成形方式分为立式及卧式,两者模具用材量大,模具易于损耗,模具加工制造费用较高,锻件耗材较大,成本居高不下。
采用胎模锻模具制造简单,但模具也易于损耗,生产效率较低。
自由锻成形方式加热火次较多,成形尺寸精度差,锻件各部位变形量不一,人为因素导致质量问题较多。
此外,以上三种锻造方式均存在如下问题:
1、锻造过程中变形量不一致,导致锻件应变不均匀,难以获得内部组织和性能一致优质锻件。
2、不易实现锻造过程自动化,满足不了多品种、变批量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一种IN718合金长轴类部件的挤压成形方法,采用一种正挤压成形方法,通过正挤压变形实现IN718合金轴类锻件成形,挤压过程中坯料各部位产生应变,达到内部组织和性能均匀一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IN718合金长轴类部件的挤压成形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按规格下料的变形金属棒料加热到变形温度后,放入到预制坯胎膜中,在锻造压力机的作用下,制成预定尺寸形状的预制坯;
将预制坯加热到变形温度后,放入专用挤压模具;挤压头通过挤压模定位导向向下运动,将坯料挤压成需要的成形尺寸;挤压至所需尺寸后,挤压头退出,下顶出将IN718合金轴类锻件顶出,完成挤压锻件成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IN718合金长轴类部件的挤压成形方法,挤压成型后的锻件组织均匀性较好,头部、中部、尾部三处平均晶粒度均为8级,组织性能均匀一致,符合航空级轴类转动件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胎膜制备预制坯示意图;
图2是预制坯结构示意图;
图3是IN718合金轴类锻件胎膜挤压示意图;
图4是IN718合金轴类锻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IN718合金长轴类部件的挤压成形方法,需要提供锻压机、高温电炉、操作机等设备。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取IN718合金棒材,该合金的主要化学元素含量(重量百分比)为:含C量≤0.08%、含Cr量17.0%~21.0%、含Ni量50.0%~55.0%、含Co量≤1.0%、含Mo量2.80%~3.30%、含Al量0.30%~0.70%、含Ti量0.75%~1.15%、含Nb量4.75%~5.50%、含B量≤0.006%、含Mg量≤0.01%、含Mn量≤0.35%、含Si量≤0.35%、含P量≤0.015%、含S量≤0.015%、含Cu量≤0.30%、含Ca量≤0.01%、含Pb量≤0.0005%、含Se量≤0.0003%、余量为F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37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