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ct技术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类及表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3699.X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3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祝鹏;陈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T7/11;G06T7/136;G06T17/00;G06T15/00;G01N15/08;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韩晓娟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t 技术 致密 砂岩 孔隙 结构 分类 表征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ct技术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类及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一定数量的致密储层岩石岩心;
步骤二:将选取的致密储层岩石岩心切片;
步骤三:通过铸体薄片测试,分析观察各岩心的岩石学特征、岩心的孔喉组合、孔隙类型,用核磁共振离心实验测试各岩心的可动流体饱和度和可动流体孔隙度参数,综合按照各岩心物性参数、铸体薄片类型及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参数,将各岩心按照储层综合评价好、中、差分为Ⅰ、Ⅱ、Ⅲ三种类型,建立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标准;
步骤四:基于恒速压汞实验,获取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喉道半径分布数据,并绘制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喉道半径分布频率谱图;
步骤五:通过将CT机采集致密砂岩岩心样品的二维CT切片图,在MicroXCT-400试验分析系统上完成;
步骤六:将二维CT切片图依次叠合组合得到三维灰度图;
步骤七:对三维灰度图进行预处理;
步骤八:对三维灰度图进行二次处理,采用滤波器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孔隙和岩石骨架之间的过渡变得自然,最大化的保留重要图像特征;
步骤九:划分出岩石骨架部分和孔隙部分,使其由灰度图像转变为二值化图像,采用基于岩心孔隙度寻求到的最佳分割阈值来对图像进行分割,分割阈值k*的求解公式为
步骤十:采用光照模型对三角片面进行渲染,形成三维体表面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ct技术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类及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选取的致密储层岩石岩心切打磨成直径约为8mm的近似圆柱体试件,并将两端磨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ct技术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类及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采用中值滤波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ct技术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类及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Marching Cube算法对三角片面进行渲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ct技术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类及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割阈值k*的求解公式中:φ为岩心的孔隙度;k为灰度阈值;Imax为最大灰度值;Imin为最小灰度值;p(i)为灰度值为i的体素数;i为像素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未经成都理工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36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eb前端搜索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三维点云匹配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