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框加工方法、中框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3558.8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8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楠;张高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乔珊珊 |
地址: | 5238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方法 电子设备 | ||
1.一种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初始框体的外表面形成UV底层,得到第一框体;
在所述第一框体形成有所述UV底层的表面形成光学膜,得到第二框体;
在所述第二框体形成有所述光学膜的表面形成PU缓冲层,得到第三框体;
在所述第三框体形成有所述PU缓冲层的表面形成UV保护层,得到中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初始框体的外表面形成UV底层,得到第一框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中框原材料在预设温度下烘烤预设时长,得到第一原材料;
对所述第一原材料加热,以使所述第一原材料熔化,得到第二原材料;
将所述第二原材料注入中框注塑模具,以使所述第二原材料成型,得到所述初始框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初始框体的外表面形成UV底层,得到第一框体,包括:
在所述初始框体的外表面喷涂第一UV漆,以使所述第一UV漆形成UV底层;
将形成所述UV底层的初始框体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进行烘烤;
将烘烤之后的初始框体通过第一UV光线照射,得到第一框体,所述第一UV光线的照射能量在第一预设能量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框体形成有所述UV底层的表面形成光学膜,得到第二框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框体固定在光学镀治具中,并将所述光学镀治具置入溅射炉中,所述溅射炉中放置有镀膜靶材,所述光学镀治具在所述溅射炉中自转,且绕着所述镀膜靶材公转;
将所述溅射炉中的空气抽除,以使所述溅射炉中的气压为第一预设压力阈值;
向所述溅射炉中充入氩气,以使所述氩气对所述第一框体形成有所述UV底层的表面进行清洁,所述溅射炉中的气压为第二预设压力阈值;
向所述溅射炉中再次充入氩气,以使所述氩气轰击所述镀膜靶材,所述溅射炉中的气压为第三预设压力阈值,所述镀膜靶材在被轰击之后,所述镀膜靶材的镀膜离子附着在所述第一框体形成有所述UV底层的表面上,形成所述光学膜,得到所述第二框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框体形成有所述光学膜的表面形成PU缓冲层,得到第三框体,包括:
在所述第二框体形成有所述光学膜的表面喷涂PU漆,以使所述PU漆形成PU缓冲层;
将形成有所述PU缓冲层的第二框体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进行烘烤,得到第三框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三框体形成有所述PU缓冲层的表面形成UV保护层,包括:
在所述第三框体形成有所述PU缓冲层的表面喷涂第二UV漆,以使所述第二UV漆形成UV保护层;
将形成有所述UV保护层的第三框体在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进行烘烤;
将烘烤之后的第三框体通过第二UV光线照射,得到中框,所述第二UV光线的照射能量在第二预设能量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底层的厚度范围为15微米-35微米,所述PU缓冲层的厚度范围为2微米-4微米,所述UV保护层的厚度范围为15微米-35微米。
8.一种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中框加工方法加工而成。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中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35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位碎屑流灾害的韧性桩群耗能减灾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原料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