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电池混合自加热装置及基于其的自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3276.8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6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徐梓铭;王海涛;梅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37;H01M10/6554;H01M10/66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电池 混合 加热 装置 基于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电池混合自加热装置及基于其的自加热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自加热技术领域,设置电池和晶体管两个热源,两个热源共同为低温电池加热,一方面,通过对晶体管驱动器控制晶体管产生加热电流,加热电流流经电池内部产生电池内部自加热热量。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晶体管使其工作于加热区,晶体管本身也产生热量。晶体管热量通过热板传递至电池与电池内部生热联合加热电池,形成电池内部自加热与晶体管回路加热的混合加热方式,实现低温电池的快速自加热。该装置能够充分利用电池自加热和加热回路中的生热,极大地提高了自加热装置的能量效率,能量损失极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自加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温电池混合自加热装置及基于其的自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高比功率、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自放电率低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移动机器人和可持续能源系统中储存电能。对于高纬度的地区(温度可低至40℃),上述设备中锂离子电池不可避免的会应用在较低温度环境中。在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将急剧增大(多则高达10倍),同时电池的容量会发生不可逆转的下降,极大地影响了电池的功率输出,使得锂离子电池性能将大大降低。因此,保证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是至关重要的。电池自加热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低温环境下,将电池组的工作温度迅速提升至合适的范围内,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充放电性能。在高寒地区,锂离子电池工作前,通过电池自加热系统可以有效地将电池组加热至合适温度,保证电池组容量和安全。设计有效的电池自加热系统对于控制电池工作在适宜温度,保证电池组高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电池适应低温环境的主要方式有:1.向电池内部添加适当的添加剂、改善电池材料;2.外部热管理方法;3.内部自加热方法。方法1,向电池内部添加适当的添加剂、改善电池材料的措施虽然可以使电池有效适应低温,但同时造成电池能量密度的下降,二者形成冲突关系,此方法不能用于成熟的商业化电池。方法2,外部热管理方法利用了传统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基于空气、液体、相变材料、热管等热管理系统以及利用正温度系数膜和金属电阻膜加热电池。前两者通过将空气、液体加热后通入电池模组给低温电池加热;相变材料可以和硅脂板等结合进行电池的加热保温;热管、正温度系数膜以及金属电阻膜都是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的方式给电池进行外部加热。然而外部热管理方法所需的能量较大,在热量传递的过程中会有额外的能量损失,使得通过热管理办法加热电池比冷却电池更加困难,并且加热电池所需时间较长。方法3,内部自加热方法利用电池自身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包括利用交流电加热、恒流放电加热、脉冲、互脉冲加热方法。交流加热方法中,将交流电波施加于电池,产生的热量加热电池本身,加热效果主要受交流电的频率和幅度影响。恒流放电加热将恒定电流施加于电池,产生的热量加热电池本身,其电流速率对温升影响较大。互脉冲加热方法将被加热电池组分为两组,使用DCDC转换器将脉冲电流在两个电池组间互相传递,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而其缺点是低温下充电可能导致镀锂现象的发生,且DCDC转换器成本较高,不适于大规模使用。
上述方法中,内部自加热方式最适用于低温电池的加热。而由于现有方法中加热回路产生的外部能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自加热方法存在着加热效率低的问题。若想提升加热效率则需要提升加热电流,带来过大能耗。低温环境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和寿命影响均较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应用于低温电池的,兼顾加热速度,能量损失和加热电流大小的锂离子电池自加热方法以满足锂离子在低温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电池自加热装置与及基于其的自加热方法,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兼顾加热速度、能量损失及加热电流大小的技术问题,因而可以广泛应用于低温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加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电池混合自加热装置,包括电池、晶体管、热板及晶体管驱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3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