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内型腔焊道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3219.X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1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旭;谢荣瑶;马艳艳;贺益龙;王荣;王静娜;张宗鸿;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17/2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内型腔焊道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内型腔焊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APTO接口刀具连接后安装在机床主轴上;对CAPTO接口刀具进行轴向和径向对刀;将机床主轴移动至可手动拆除CAPTO接口刀具的安全位置,将CAPTO接口刀具从机床主轴拆下;将CAPTO接口刀具倾斜逐步放入零件型腔;根据需加工焊道与CAPTO接口刀具轴向和径向对刀位置的相对距离,移动机床主轴,保证安装CAPTO接口刀具后,CAPTO接口刀具轴向与焊道平齐,CAPTO接口刀具径向与焊道表面的安全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CAPTO接口刀具至机床主轴;开启机床进行加工,直至完成焊道的加工;能够实现刀具轴向和径向对刀,对焊道进行精确加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大大降低加工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内型腔焊道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深内型腔焊道具有零件最小内孔与焊道位置的径向落差大于零件的最小内孔的特点,受此限制,焊道加工刀具无法按正常编程轨迹进入零件型腔实现焊道加工。一般解决措施为将焊道加工刀具手动伸入零件型腔,然后安装在机床主轴上进行加工,但这样一来,刀具轴向和径向均无法实现对刀,需要进行手动操作,通过切削产生的声音来判断加工位置,存在很大的加工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内型腔焊道的加工方法,能够实现刀具轴向和径向对刀,对焊道进行精确加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内型腔焊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CAPTO接口刀具刀座、刀杆以及刀片连接后安装在机床主轴上;
步骤2,对CAPTO接口刀具进行轴向和径向对刀;
步骤3,将机床主轴移动至可手动拆除CAPTO接口刀具的安全位置,将CAPTO接口刀具从机床主轴拆下;
步骤4,手动将CAPTO接口刀具倾斜逐步放入零件型腔;
步骤5,根据需加工焊道与CAPTO接口刀具轴向和径向对刀位置的相对距离,移动机床主轴,保证安装CAPTO接口刀具后,CAPTO接口刀具轴向与焊道平齐,CAPTO接口刀具径向与焊道表面的安全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步骤6,安装CAPTO接口刀具至机床主轴;
步骤7,开启机床进行加工,直至完成焊道的加工;
步骤8,将CAPTO接口刀具从机床主轴拆下,将机床主轴移动至安全位置,手动将刀具倾斜逐步从零件型腔取出。
步骤1所述CAPTO接口刀具根据所需加工零件最小内孔与焊道位置的径向落差及零件的最小内孔尺寸设计。
将CAPTO接口刀具装入零件型腔时,CAPTO接口刀具最大尺寸处与零件之间设计有1~5mm的安全距离。
CAPTO接口刀具包括CAPTO接口、刀座、刀杆以及刀片,刀座和刀杆垂直连接形成L形,刀片安装在导杆的自由端,刀座连接CAPTO接口。
步骤2中,在零件型腔外部端面处进行CAPTO接口刀具轴向对刀。
步骤2中,在零件型腔与焊道位置设计尺寸相同的内孔处进行径向对刀。
步骤5中,CAPTO接口刀具径向与焊道表面的安全距离为1~5mm。
步骤7中,加工过程中同时监测切削的声音。
采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单次加工一条内腔焊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32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