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合装置、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1987.1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5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黎胜明;许琴;陈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合 装置 显示装置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平直部和曲面部;
所述曲面部上设置有多个气囊;多个所述气囊从所述曲面部邻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平直部的一端依次排列;
还包括气压控制结构,所述气压控制结构与至少一个所述气囊连通;
所述气压控制结构控制所述气囊从所述曲面部邻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平直部的一端依次膨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膨胀状态时,所述气囊承载待贴合柔性屏的施压表面与该所述气囊处承载的所述待贴合柔性屏的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囊之间连通,且邻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的所述气囊与所述气压控制结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阀和通孔;
所述气阀设置在相邻两所述气囊之间,在所述气囊从所述曲面部邻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平直部的一端依次膨胀的过程中,所述气阀依次打开;
所述通孔设置在远离所述平直部的最末端的所述气囊上,且所述通孔与所述气阀相对设置,当所述气囊从所述曲面部邻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平直部的一端依次膨胀的后,所述通孔打开,所述气囊通过所述通孔实现压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控制结构包括弹性元件、挤压部以及容纳腔;
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平直部,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气囊连通;
所述挤压部与所述容纳腔形成密闭空间,并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挤压部与所述容纳腔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所述挤压部用于挤压所述弹性元件产生形变;所述平直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用于承载待贴合的柔性屏;所述弹性元件的形变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控制结构包括弹性元件、挤压部以及容纳腔;
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平直部,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气囊连通;
所述平直部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于承载待贴合柔性屏;所述挤压部位于所述第二面;
所述挤压部与所述容纳腔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承载结构弹性材料;所述挤压部用于挤压所述承载结构以及所述弹性元件产生形变;所述承载结构以及所述弹性元件的形变方向垂直于所述平直部的第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控制结构包括挤压部;所述承载结构包括弹性材料;所述挤压部包括多个第一镂空结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第一镂空结构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所述平直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用于承载待贴合的柔性屏,所述挤压部的形变方向垂直于所述平直部的第一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呈圆柱状,相邻两所述气囊从所述曲面部邻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平直部的一端依次排列,且相邻两所述气囊连通;
其中,呈圆柱状气囊的侧壁与所述曲面部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呈圆球状,相邻两所述气囊从所述曲面部邻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平直部的一端依次排列,沿所述平直部和曲面部相交叠的方向,位于同一行的相邻两气囊间隔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半径大于等于3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9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