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热水器的阳极棒检测装置及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1641.1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3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权;王菲;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林嵩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热水器 阳极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水器的阳极棒检测装置及热水器,该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阳极棒检测电路和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设于所述阳极棒检测电路中;所述开关机构用于所述热水器的水管中的液压变化进行闭合和断开;当所述开关机构闭合时,所述阳极棒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热水器内部设置的阳极棒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生成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阳极棒检测电路开启检测所述阳极棒的消耗量。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避免水流导电的危险,同时热水器在不使用的过程中不影响对阳极棒的正常检测,即利用了水管中的液压变化实现对阳极棒上检测电路的控制,保证了热水器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热水器的阳极棒检测装置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热水器有很多组成部分,其中,阳极棒是热水器中必不可少的部件。这是因为通常流入内胆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总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内胆就会被腐蚀。而阳极棒的主要成份是镁,在热水器的内胆里面,它和内胆(主要成份是铁)同时与水接触,由于化学原理而形成原电池。由于镁比铁更活泼,更容易成为镁离子(Mg2+),因而镁离子可以先被溶解在水中,此时,镁离子优先脱离镁棒与氧结合,腐蚀过程结束。换句话说,镁棒被腐蚀,保证了内胆的完好无缺。所以,绝大多数厂家都会给热水器安装镁棒,既保护了内胆,又延长了电热水器的使用寿命。
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及时判断阳极棒的腐蚀消耗程度,会设置检测装置来实时监测,以进行及时更换。而由于检测的电路系统带电,阳极棒处于内胆中,所以检测系统的持续开始,会使阳极棒所接触的流体带电,导致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水流可能带电,所以存在一定危险性,当水流流过人体的皮肤时会产生触电的酥麻感,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热水器中监测阳极棒的电路系统工作会使水流带电的缺陷,提供一种热水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热水器的阳极棒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阳极棒检测电路和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设于所述阳极棒检测电路中;
所述开关机构用于根据所述热水器的水管中的液压变化进行闭合和断开;
当所述开关机构闭合时,所述阳极棒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热水器内部设置的阳极棒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生成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阳极棒检测电路开启检测所述阳极棒的消耗量。
本方案中,在阳极棒检测电路中设置开关机构,该开关机构根据伴随热水器的水管中的液压变化进行闭合和断开;在该开关机构闭合时,控制模块控制阳极棒检测电路开启检测所述阳极棒的消耗量;在该开关机构断开时,则检测装置停止检测,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避免水流导电的危险,同时热水器在不使用的过程中不影响对阳极棒的正常检测,即利用了水管中的液压变化实现对阳极棒上检测电路的控制,保证了热水器运行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开关机构包括开关组件和动力组件;
所述动力组件用于所述热水器的水管中的液压变化带动所述开关组件进行闭合和断开。
在本方案中,通过开关组件与动力组件,动力组件感应热水器是否因用水量变化产生压差变化,即能够通过感知热水器的水管中压差变化来对开关组件进行开启或闭合,在压差变化较大时闭合开关组件,使检测电路导通,实现对阳极棒的检测;在压差变化较小时断开开关组件,使检测电路系统断开,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组件能够将开关组件断开,从而避免了检测电路系统工作时水流导电影响用户体验感的缺陷,同时热水器在不使用的过程中也不影响对阳极棒的正常检测。
较佳地,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相互分离设置的两个连接端;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弹性密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6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