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及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0640.5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4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汤一君;胡孟;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5/10;H01Q5/20;H01Q19/10;H01Q21/06;H01Q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吴梅英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无人机 地面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及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系统,天线包括基板、印刷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偶极子和馈电网络,所述偶极子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的振子单元和设置在所述基板另一侧的振子单元,其中所述振子单元包括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所述馈电网络与每个振子单元连接;设置在基板两侧中每一侧的振子单元呈轴对称分布,设置在基板一侧的振子单元与基板另一侧的振子单元呈镜像分布。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具有良好的匹配性能、辐射性能、辐射方向的对称性,提高了天线的增益,数据捕获和传输距离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及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人机领域,一般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例如控制指令、图像等)传输。其中,全向天线一般为偶极子形式或者与偶极子相近的圆极化全向天线,受限于此类天线的增益特性,数据传输的距离较短。因此,当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系统之间的距离较远或者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系统有障碍物时,地面控制系统的全向天线传输的数据则不能顺利到达无人机,导致地面控制系统与无人机失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及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系统,以优化天线的性能,增大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距离,提升了通信质量。
具体地,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包括基板、印刷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偶极子和馈电网络,所述偶极子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的振子单元和设置在所述基板另一侧的振子单元,其中所述振子单元包括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
所述馈电网络与每个振子单元连接;
设置在基板两侧中每一侧的振子单元呈轴对称分布,设置在基板一侧的振子单元与基板另一侧的振子单元呈镜像分布。
可选地,所述振子单元包括一个第一振子和两个第二振子。
可选地,所述第一振子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振子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两个第二振子对称地设置在第一振子的两边。
可选地,所述第一振子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弯折部,两个第二振子对称地设置在第一主体部的两边。
可选地,所述第一弯折部设置在第一主体部的一端,两个第二振子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垂直地连接在第一弯折部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振子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弯折部,其中,两个第二振子的第二主体部设置在第一主体部上远离第一弯折部的一端,且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二弯折部垂直地设置在第二主体部上远离第一主体部的一端,其中,第二弯折部向的第一弯折部延伸。
可选地,所述天线还包括接地板,所述基板与接地板间隔预设的距离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馈电网络包括馈电点,所述馈电网络包括用于连接两个振子单元的第一馈线部、用于连接两个第一馈线部的第二馈线部,用于连接两个第二馈线部的第三馈线部、用于连接第三馈线部和馈电点的第四馈线部,其中,第二馈线部、第二馈线部、第四馈线部的线宽大于第一馈线部的线宽。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终端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天线通过馈线连接;
所述控制终端用于生成对无人机的控制指令;
所述天线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无人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0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