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润滑油渣油脱膜再生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0168.5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0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鲍强仁;田华;鲍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环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C10G1/00;C10L3/12;C08L95/00;C08L91/00;C22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730900 甘肃省白银***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渣油 再生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润滑油渣油脱膜再生工艺,原料渣油中加入碱性组分、有机醇溶剂和水;进行快速搅拌,进行脱膜;搅拌后放入催化反应装置中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产物分离后再进行抽提分离;分离后的原料与氢气进行循环混合处理;最底部含有金属物质的渣油进行高温分离,将油性物质蒸发掉,剩余金属物质回收利用。本发明通过咋渣油中加入碱性组分、有机醇溶剂和水进行脱膜处理,从而将有效成分与金属成分进行分离,进一步得到一部分可利用的液化气、催化油和沥青,再将含有金属成分的分离物质进行高温处理,从而将渣油开发利用完毕,避免遗弃渣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充分利用了资源,利于环保,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润滑油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润滑油渣油脱膜再生工艺。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现有技术中,废润滑油如果进行丢弃,则必然对环境污染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会将废气润滑油进行充分利用,但无论怎样充分利用都不可能完全利用,现有技术中没有对渣油进行充分利用,因渣油的回收价值低,但丢弃渣油必然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回收利用后的渣油进行再处理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废润滑油渣油脱膜再生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渣油中加入碱性组分、有机醇溶剂和水;
S2:将步骤S1的混合物放入容器中进行快速搅拌,进行脱膜;
S3:搅拌后放入催化反应装置中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产物分离得到液化气、催化油和油浆料;
S4:将油浆放入溶剂抽提装置进行抽提分离;
S5:分离后的原料与氢气进行循环混合处理;
S6:分离后中间馏分的部分馏分和底部重馏分作为沥青改进剂生产沥青;
S7:最底部含有金属物质的渣油进行高温分离,将油性物质蒸发掉,剩余金属物质回收利用。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碱性组分为强碱弱酸盐、氨水和水组成。
优选的,所述强碱弱酸盐、氨水和水的重量比为1:1:3。
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搅拌速度为2000-2500r/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的催化剂由自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自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二甲基亚砜、所述二甲基甲酰胺和所述二甲基乙酰胺的重量比为1:1:2:3。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的氢气与渣油的体积比为1:800。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的分离温度为700-9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废润滑油渣油脱膜再生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咋渣油中加入碱性组分、有机醇溶剂和水进行脱膜处理,从而将有效成分与金属成分进行分离,进一步得到一部分可利用的液化气、催化油和沥青,再将含有金属成分的分离物质进行高温处理,从而将渣油开发利用完毕,避免遗弃渣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充分利用了资源,利于环保,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环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环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0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戴电子设备、天线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升降水浴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