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异型工件的夹紧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0117.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7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怀宇;范业超;张智;李守峰;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02 | 分类号: | B25B1/02;B25B1/10;B25B1/2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朱培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异型 工件 夹紧 工具 | ||
一种用于异型工件的夹紧工具。主要解决现有的台式虎钳在装夹圆柱体及不规则形状工件时,工件易产生位移而使加工精度降低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部设有两条平行的导轨,两条导轨上分别设有移动钳体总成,所述移动钳体总成包括第一钳体支撑座(4),第一钳体支撑座(4)上连接有第一移动钳体(2),第一移动钳体(2)一侧为直面,另一侧为圆弧面,且圆弧面的弧度大于180°,第一移动钳体(2)通过圆弧面与第一钳体支撑座(4)相配合;所述丝杠支座(6)上连接有推进机构,推进机构前端连接移动钳体总成。该夹紧工具可以实现圆柱体等曲面体及不规则形状工件的可靠装夹,从而提高加工精度,操作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异型工件的夹紧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台式虎钳大多为一对平行钳口,一端为固定钳口,另一端是使用螺旋机构推进的移动钳口,通过移动钳口推进来夹紧工件。这种台式虎钳在装夹圆柱体、曲面体及不规则形状的异型零件时,平行钳口只能实现两点夹紧,在进行机械加工时,切削力较大,使工件易产生位移,使加工精度降低,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台式虎钳在装夹圆柱体及不规则形状工件时,工件易产生位移而使加工精度降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异型工件的夹紧工具,该夹紧工具可以实现圆柱体等曲面体及不规则形状工件的可靠装夹,从而提高加工精度,操作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异型工件的夹紧工具,包括底座,底座上部一端设有固定钳体,另一端设有丝杠支座,所述底座上部固定钳体与丝杠支座之间设有两条平行的导轨,两条导轨上分别设有第一移动钳体总成和第二移动钳体总成,所述第一移动钳体总成包括连接在导轨上的第一钳体支撑座,第一钳体支撑座上通过第一钳体销轴连接有第一移动钳体,所述第一移动钳体一侧为直面,另一侧为圆弧面,且圆弧面的弧度大于°,第一移动钳体通过圆弧面与第一钳体支撑座相配合;所述第二移动钳体总成包括在导轨上的第二钳体支撑座,第二钳体支撑座上通过第二钳体销轴连接有第二移动钳体,所述第二移动钳体一侧为直面,另一侧为圆弧面,且圆弧面的弧度大于°,第二移动钳体通过圆弧面与第二钳体支撑座相配合;所述丝杠支座上连接有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前端连接第一移动钳体总成和第二移动钳体总成。
所述推进机构包括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前端连接在第一钳体支撑座上,第二丝杠前端连接第二钳体支撑座。
所述推进机构包括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其中第一丝杠前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在第一钳体支撑座上,另一端位于第二钳体支撑座的后方,所述第二丝杠连接在固定板上,且其前端与第二钳体支撑座相连。
所述第一钳体支撑座与第二钳体支撑座之间通过燕尾槽相连。
所述第一移动钳体与第一钳体销轴之间设有第一钳体销轴套,且第一移动钳体与第一钳体销轴套之间为过盈配合,第一钳体销轴套与第一钳体销轴之间为间隙配合。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采用一个固定钳体,两个移动钳体,并且两个移动钳体一面为直面一面为圆弧面,这样在加工曲面体或不规则形状工件时,可根据工件的形状选择夹持面,使装夹更牢靠,避免加工时工件产生位移,从而提高工件加工精度,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1中C-C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1中B-B的剖面图;
图5是第二种推进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例三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0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