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管氩气保护对接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9674.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9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李家骥;许承熙;朱未;陈忠德;沐君飞;郑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28 | 分类号: | B23K9/028;B23K9/16;B23K9/235;B23K9/32;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孙金金;周涛 |
地址: | 2019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管 保护 对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管氩气保护对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测氩气气瓶中氩气浓度;步骤二、不锈钢管定位与密封;步骤三、排出不锈钢管内空气;不锈钢钢管较低位置处的一端设置为进气端,较高位置处的一端设置为排气端,在封堵的排气端设置排气口,并将排气口封堵,将氩气气瓶的气源出口密封连接至进气端,向不锈钢管内充气,充气一端时间后,将排气口打开,排出不锈钢管内的空气;步骤四、检测不锈钢管内氩气浓度;步骤五、不锈钢管焊接。本发明采用仪器对氩气的浓度进行检测,用测量数据代替经验,准确检测出氩气的浓度,保证了作业环境的安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使得焊缝在焊接时得到充分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管氩气保护对接焊方法。
背景技术
2507是一种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它综合了许多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最有益的性能,由于此种钢材中铬和钼的元素含量都很高,因此具有极好的抗点腐蚀,缝隙腐蚀和均匀腐蚀的能力,双相显微组织保证了此种钢材具有很高的抗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而且机械强度也很高。2507不锈钢主要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对于所用管道这种既需要高强度又需要耐强腐蚀性的机械部件,其焊接方法采用的是氩弧焊。氩弧焊焊接时需要氩气作为保护气,而焊接时氩气浓度需要达到99.99%,尤其是在进行2507不锈钢材料的焊接。氩气中的杂质元素主要是氧元素,由于二者的沸点相差无几,气体生产及焊接过程极易混入,若氩气不纯,气体中杂质超标,将会使焊缝产生气孔和夹渣等缺陷,影响焊接质量,并加剧钨极的烧损。在以往使用氩气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都会比较依赖氩气生产厂家提供的气瓶氩气而不会再次进行浓度检测,而在焊接过程中,有经验的焊工大仅仅只对充气时间进行预估,存在比较大的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管氩气保护对接焊方法,本发明能够直观、准确的检测出使用的氩气浓度是否达标,保证了焊接质量与焊接工作环境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管氩气保护对接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氩气气瓶中氩气浓度;将氧浓度探测器的气体软管与氩气气瓶连接好,打开氩气气瓶,检测氩气中的氧气含量,若氧气含量为零,则氩气浓度达标,若氧气含量不为零,则氩气浓度不达标,更换氩气气瓶;
步骤二、不锈钢管定位与密封;将不锈钢管具有坡口的一端相互对齐并相对固定,不锈钢管与竖直方向呈倾斜放置,将不锈钢管的端部与坡口对接处通过胶带封堵;
步骤三、排出不锈钢管内空气;不锈钢钢管较低位置处的一端设置为进气端,较高位置处的一端设置为排气端,在封堵的排气端设置排气口,并将排气口封堵,将氩气气瓶的气源出口密封连接至进气端,向不锈钢管内充气,充气一端时间后,将排气口打开,排出不锈钢管内的空气;
步骤四、检测不锈钢管内氩气浓度;在坡口对接处开设检测孔,将氧浓度探测器的气体软管连接至排气口与检测孔,检测排气口与坡口对接处氩气中氧气含量,若氧气含量为零,则氩气浓度达标,若氧气含量不为零,则氩气浓度不达标,继续向不锈钢管内充氩气;
步骤五、不锈钢管焊接;焊接时,边焊接边撕开坡口对接处的胶带,仅留出焊工一次连续焊接的焊缝长度即可,焊接过程中,间歇检测坡口对接处的氩气浓度值,直至焊接完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不锈钢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不锈钢管的充气时间为5-30分钟,氩气的流速为15-25升/分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排气口的口径为3-5毫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不锈钢管之间采用搭头定位,搭头材质与不锈钢管的材质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不锈钢管焊接时若遇到定位焊搭头,采用不锈钢锯条由对接坡口两侧锯掉搭头,再使用锉刀清除定残留的熔化金属,直至表面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9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