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调Q激光器及其脉宽调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9413.0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1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卓镭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9 | 分类号: | H01S3/09;H01S3/11;H01S3/13;H01S3/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侯巍巍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安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激光器 及其 脉宽调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调Q激光器及其脉宽调制方法,包括电压调整模块、泵浦源、耦合单元、输入端、增益晶体、主动调Q模块、输出端,主动调Q模块包括调Q晶体模块、主动调Q电路,泵浦源、耦合单元、输入端、增益晶体、调Q晶体模块、输出端沿同一光轴依次顺序设置;电压调整模块与主动调Q电路连接,用于给主动调Q电路提供电压,电压调整模块用于输出可调变化率的电压,主动调Q电路用于根据可调变化率的电压,调整谐振腔Q值的变化率,实现对激光输出脉宽的调整。本申请通过设置电压调整电路,输出变化率可调的电压,并通过调Q电路将变化率可调电压施加到调Q晶体模块上,实现对Q值的调整,从而实现激光脉宽的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主动调Q激光器及其脉宽调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激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工业加工与医疗领域的发展,更是普遍,随着激光应用的范围扩展,对激光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有时候需要连续激光,有时候又需要脉冲激光;在脉冲激光时,对脉冲激光的需求也是有很大区别,特别是对激光脉冲的频率、脉宽、功率等的要求不一。
目前,采用调Q技术来进行激光脉冲的调制,调Q技术是压缩输出脉宽、提高输出激光峰值功率以及输出不同重复频率激光脉冲的主要手段。调Q技术主要包括主动调Q、被动调Q等方式。其中,主动调Q是输出窄脉宽常用的方式。
传统的主动调Q方式有电光调Q,声光调Q等,使用调Q电路来调节电光/声光晶体进而调节谐振腔的Q值。首先将激光器保持在高损耗,低Q值的状态,此时激光器不会产生振荡,亚稳态的粒子数可以积累到较高水平。在某一时刻使谐振腔的Q值由低变高,输出一个巨脉冲,随后Q值又变低以积累能量,准备输出下一个巨脉冲。Q值变化并不是骤变的,而是有一个极短的开关时间,往往小于10ns,典型的5-8ns。但是单独使用调Q晶体时激光器的脉宽很难实现连续可调,若使用其他手段则往往使激光器的结构趋向复杂,不利于谐振腔的稳定性。
目前通过改变谐振腔的长度也能够实现调节脉冲宽度的目的,但其操作繁琐,对谐振腔的平行度要求也很高,不利于大规模应用。
因此,如何实现激光输出脉宽可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调Q激光器及其脉宽调制方法,通过设置电压调整电路,输出变化率可调的电压,并通过调Q电路将变化率可调电压施加到调Q晶体模块上,实现对Q值的调整,从而实现激光脉宽的调整。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主动调Q激光器的脉宽调制方法,包括主动调Q模块,调整谐振腔Q值的变化率,即调整Q值由Q1变化到Q2的时间大小,实现对激光输出脉宽的调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主动调Q模块包括调Q晶体模块,改变施加在调Q晶体模块上的电压上升或/和下降的速率,实现对谐振腔Q值变化率的调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主动调Q激光器包括主动调Q电路、电压调整模块,电压调整模块与主动调Q电路连接,用于给主动调Q电路提供电压,电压调整模块用于输出可调变化变化率的电压,主动调Q电路用于根据可调变化变化率的电压,调整谐振腔Q值的变化率,实现对激光输出脉宽的调整。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主动调Q激光器,包括电压调整模块、泵浦源、耦合单元、输入端、增益晶体、主动调Q模块、输出端,主动调Q模块包括调Q晶体模块、主动调Q电路,泵浦源、耦合单元、输入端、增益晶体、调Q晶体模块、输出端沿同一光轴依次顺序设置;电压调整模块与主动调Q电路连接,用于给主动调Q电路提供电压,电压调整模块用于输出可调变化率的电压,主动调Q电路用于根据可调变化率的电压,调整谐振腔Q值的变化率,实现对激光输出脉宽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卓镭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卓镭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9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