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料顶升回流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9061.9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8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钊;肖一帆;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2 | 分类号: | B65G37/02;B65G47/88;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王乔丽 |
地址: | 5238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料顶升 回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料顶升回流线,包括位于固定座上端用于传送载具的第一传送装置和位于固定座下端用于载具回流的第二传送装置,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将第一传送装置上的载具对接传送至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一升降装置,固定座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载具回收的第二升降装置;第一传送装置上设置有横叉顶升装置,借由横叉顶升装置以夹取顶升位于第一传送装置上的载具且位于第一传送装置上的其他载具能在第一传送装置上继续传送。本发明的取料顶升回流线大大方便了工件的传输、加工和检测,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料顶升回流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输送线只能用于传递工件、物品,一般产品的加工都是通过取料机器人或是其他取料机构在输送线上拾取工件然后放置到待加工区域进行加工,产品的加工和输送没法同时在输送线上进行。通过取料机构和取料机器人拾取待加工产品,造价高,而且需要预留单独供加工或检测的空间,占用的空间更大,使得成本更高。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在输送线上对产品进行加工或检测又不会影响产品传送的取料顶升回流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可以在输送线上对产品进行加工或检测又不会影响产品传送,且能对载具进行回收的取料顶升回流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料顶升回流线,包括位于固定座上端用于传送载具的第一传送装置和位于固定座下端用于载具回流的第二传送装置,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将第一传送装置上的载具对接传送至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一升降装置,固定座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载具回收的第二升降装置;第一传送装置上设置有横叉顶升装置,借由横叉顶升装置以夹取顶升位于第一传送装置上的载具且位于第一传送装置上的其他载具能在第一传送装置上继续传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取料顶升回流线,包括设置于固定座上的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用于传送放置有工件的载具,第二传送装置用于载具回流。第一传送装置位于固定座的上端,第二传送装置位于固定座的下端,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上下分层设置、互不干涉且节省了空间。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使得载具可以在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之间自动进行传送,实现了载具的自动回流。其中,由于在第一传送装置上设置有横叉顶升装置,借由横叉顶升装置以夹取并顶升位于第一传送装置上的载具,且使得位于第一传送装置上的其他载具能继续在第一传送装置上传送。本发明的取料顶升回流线不仅可以实现载具的自动回流,而且设置横叉顶升装置可以实现在第一传送装置上横向取料并顶升输送线上的载具,使得能够在输送线上对产品进行加工或检测而不会影响后续工件的传输,设计新颖,大大方便了工件的传输和加工,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较佳地,横叉顶升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之间的第一动力机构、与第一动力机构联动的顶推机构和连接于顶推机构上的取料机构,第一动力机构动作以使顶推机构作用于取料机构,从而使取料机构横向移动以夹取位于第一传送装置上的载具并带动载具抬升第一预设距离。
较佳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动力件以及与顶推机构配合的传动组件,顶推机构上设置有与传动组件联动的传动件,动力件动作以使传动组件作用于传动件以使顶推机构顶推取料机构。
较佳地,顶推机构上设置有连接于传动件的顶推件,取料机构上设置有与顶推件配合的驱动件,传动件作用于顶推件以使顶推件顶推驱动件,从而使取料机构横向移动以夹取载具。
较佳地,驱动件上设置有与顶推件配合的驱动斜面,顶推件上设置有与驱动斜面滚动配合的滚动件。
较佳地,顶推机构上还设置有顶料滑板,取料机构呈滑动的安装于顶料滑板上,顶推件沿竖直方向滑动第二预设距离以使顶推件作用于顶料滑板,从而使顶料滑板带动驱动件沿竖直方向顶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90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关键词提取的新技术查询推荐方法
- 下一篇:带快拆结构的回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