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7276.7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9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倪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显示装置 应用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应用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位于显示面板远离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贯穿背光模组设置有通孔;光学椭圆盘,贯穿光学椭圆盘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分别位于光学椭圆盘的焦点位置,第二孔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通孔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范围内;至少一个补光部件,补光部件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孔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范围内。本申请采用增设光学椭圆盘的方式,以及在光学椭圆盘的第一孔设置补光部件,能够有效增加与光学椭圆盘第二孔对应的通孔内的光线强度,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显示面板的屏占比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全面屏显示面板由于其窄边框的显示效果,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为实现全面屏显示,市场上继刘海屏、水滴屏之后,相继又出现了升降式前置摄像头、滑盖全面屏、侧滑式升降式摄像头和挖孔全面屏,其中,挖孔全面屏是指在背光模组上挖孔放置前置摄像头和/或光学传感器,而挖孔对应的位置无法实现正常显示,从而降低设备的屏占比。
为了提高屏占比,将背光模组上挖孔区域对应的显示面板仍用于显示,在正常显示时,挖孔区域对应的显示面板正常显示,在需要拍照时,摄像头通过挖孔区域进行拍照。而现有技术中,在显示阶段,显示面板在挖孔区域的亮度不够,导致挖孔区域和其他区域的显示亮度出现明显差异,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应用方法,采用增设光学椭圆盘的方式,以及在光学椭圆盘的第一孔设置补光部件,能够有效增加与光学椭圆盘第二孔对应的通孔内的光线强度,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位于显示面板远离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贯穿背光模组设置有通孔;
光学椭圆盘,光学椭圆盘位于背光模组远离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沿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贯穿光学椭圆盘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分别位于光学椭圆盘的焦点位置,第一孔的中心和第二孔的中心分别位于光学椭圆盘的两个焦点上,第二孔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通孔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范围内;
其中,光学椭圆盘还包括第一侧面、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一侧面与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相交,上表面位于下表面靠近背光模组的一侧,第一侧面与显示面板出光面相交;
第一侧面涂覆有反射涂层;
至少一个补光部件,补光部件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孔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正投影范围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模组;
还包括摄像头和/或光学传感器,摄像头和/或光学传感器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孔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应用方法,该应用方法包括:当显示模组用于显示时,打开补光部件,并进行补光;
当显示模组用于拍照时,关闭补光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应用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7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